


瓶子の手製人生:)
在陪伴中,看見孩子發光的樣子──《認真,就不輸了》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環繞著一個核心價值:當孩子被允許做自己時,他們才會真正用心投入。許多孩子表面上看似懶散、退縮,其實是因為他們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早已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而這份信心的重建,並不是靠外在成就堆砌而成,而是源自一次次被看見與被肯定的經驗。

願每個靈魂,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辰──《性別多元宇宙》
這部紀實作品集合了多位跨性別者與性別不一致者的生命故事。每一則敘述都像一顆閃亮的星辰,在浩瀚的性別宇宙中閃爍著獨特的光芒。

《從易經看莊子》:在變化中尋找自在之道!
《莊子》是本奇書,更是一本好看的書。我們讀一切經典,絕非迷信復古,而是藉古人的智慧啟發我們的智慧,解決當代的問題。易經與莊子是傳統文化中極具影響力的經典。雖然它們的思想體系有所不同,但兩者之間卻蘊含著深刻的連結。

《從我們開始》:探索愛、給予愛、延續愛,活在愛裡。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先按照序言的建議,回頭讀了本作的前身《以我們告終》。兩本書情節緊密相連,既探討人性複雜的一面,也描繪了愛與希望的延續。在這兩部作品中,我彷彿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書中的情節引發了許多共鳴,也讓一些塵封的記憶重新浮現。

趣味與感動共存──《動物走馬燈》中的日常觀察藝術
靜靜煩惱著的人們。口無遮攔的動物們。兩者交織誕生的奇蹟故事!

漫布里,歲末抽抽樂!
在這歲末的時節,我們辦了一個小小的抽抽樂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玩玩喔!歡迎到我們粉專參加活動!
家有特兒,未看小曉之有感而發。
我的孩子阿熊也是曲老師口中,不那麼衝動、過動的孩子,但是學習上確實會遭遇困難,而這些都是他眾多特質中的一環。
喵兄弟轉大人之蛋蛋的哀傷。
三月的時候,奶媽告知我們家泡泡糖喵兄弟可以結紮了,原本想等到滿一歲再去,但是因為我和孩子日前已經安排暑假要出國旅行,喵兄弟就必須安排到外面貓咪旅館住宿,各項考量之下,以及希望他們結紮時順便植入晶片,結紮計畫於是就提前進行了!二喵已經長大,需要單獨的提籠和揹包帶出門了呢!

祝自己,生日快樂,甜點探訪。
距離上次寫文,又是幾個月不見了,給自己一個寫文動機,我去了一家經過很多次,卻是第一次拜訪的甜點店,這跟我原先計畫要過的生日不同,我想人生就是不停的體驗變化吧!XD去年搬到新家種的繡球花綻放中!轉眼奔五的人生已經來到一半,早上出門前將客人訂製的二枚花形圍兜兜釘上扣子,還有二枚再找時間補上了!

2023兔來了,感謝福虎去年的照顧。
十一月初收編了二枚貓貓兄弟,突然晉升三寶媽!哈哈~歡迎追蹤我幫貓貓建立的粉專:喵星球の泡泡糖 ,看看我如何從資深狗奴成為新手貓奴的養成日常吧!:)

人生,斷捨離。
有時候備份的早餐吃完了,我會自己去習慣的早餐店,一家我固定坐在靠窗的位置,另一家也是坐在靠窗的吧台,後來我才明白,我很邊緣,在邊緣地帶我才能呼吸順暢,把手機倚靠在窗台,我可以吃著早餐配著閱讀,有時抬頭看看路上行人,若有所思的想想自己,台南最近天氣不穩定,天色不對就得趕快起身離去,否則那場雨會不太客氣。

「生活」五月的變動,從「將就」到「講究」 的人生轉折。
將就→講究。大空間→小空間。混搭鄉村風→日系無印風。家具、電器、鍋具、雜貨、心靈的斷捨離。事件接連的以不同的樣貌顯現,可以窺清很多人事物,決定方向後,事件又一件一件,按著意料之外的排序解決了。

「心得」《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走進英雄式的心靈成長旅程。
人類嚮往的內在心靈探索,在於尋找人活在世界上的意義與目的。 所有的探索過程,也許是面對現實生活無數個挑戰,產出迎面而戰的勇氣,最後都將會成為英雄式的心靈成長旅程,不在於打贏了多少外在爭戰,而是最終是否戰勝了自己。

「心得」《繪本:小紅花》放手、同理以及分享的課題。
小女孩與小紅花,日復一日過著這樣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小紅花突然消失不見了!小女孩循著落葉遺落的軌跡找尋著小紅花的蹤影,發現一群小小黑色的可愛小精靈們,努力的搬走了被遺落的盆栽,小女孩跟在後面探索尋找時,她掉進了一座神秘森林的樹洞。

變身小資瓶,返現APP推薦。
老天爺永遠記得為我開門!凡打不倒我的,都將使我更強。

毛孩們,再見。
毛孩們相繼離去,少了照料她們的時間,慢慢把這些時間用回自己身上,我想不再匆忙也是愛自己的表現吧!

NFT新手-鑄造了第一份虎年斗方NFT!!!
霧煞煞的跟著大家的教學,終於成功了!!!

被討厭的勇氣。
我從一個害怕被同事排擠的人,經歷崩潰大哭與幾個月的調適,現在可以接受同事們不喜歡我的事實了,原來被討厭的勇氣也是需要練習的...

「心得」《繪本:大力士女孩》,相信自己擁有的價值和才能。
回到職場後,每天水深火熱的職場三溫暖輪番上陣,試著每天慢慢擠出一些時間來完成這篇心得。

老派設計師重返設計界:有趣的面試經驗。
台中某設計公司老闆對我說:「恭喜~重返設計界」,聽了有奇妙的感覺,之前熊弟剛出生那年,我以為我不會再從事設計工作了,把歷年來投資的設計書都送出去了!當時大家都要我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