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中,看見孩子發光的樣子──《認真,就不輸了》

瓶子の手製人生:)
·
·
IPFS
·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環繞著一個核心價值:當孩子被允許做自己時,他們才會真正用心投入。許多孩子表面上看似懶散、退縮,其實是因為他們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早已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而這份信心的重建,並不是靠外在成就堆砌而成,而是源自一次次被看見與被肯定的經驗。
教養不是只有一條路,每個孩子都能跑出自己的賽道!

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曾擔心其中的內容會與我們目前選擇的體制外教育理念產生衝突。然而,閱讀沒多久,我便卸下這層顧慮。書中作者們提到,他們也曾讓孩子接受體制外的學習,很多教育理念與我內心的信念竟不謀而合。也因此,我便以輕鬆愉快的心情閱讀下去,一路點頭如搗蒜,彷彿在閱讀一篇篇寫給我的共鳴文字。

那些曾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另類」家長的想法——例如我總認為孩子的身心靈全人學習比單一的成績來得更重要——竟然在這本書中得到溫柔的回應與肯定。我們曾在體制內跌跌撞撞,一路摸索,最後幸運地轉向體制外的教育環境學習。也因此,我的孩子才有機會走上屬於他自己的探索之路,培養恆毅力,慢慢找回對學習的熱情與信心。

▌成為母親,是一場終身的修行

成為母親之後,我才真正體會到:孩子的成長,不僅是他們的旅程,更是我們大人的修行。當孩子一句天真的話語能讓我們感動落淚,當他學習進度落後時,我們內心也會焦慮萬分。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快樂,但又忍不住在心底期待他們能有「更好的表現、更亮眼的成績」。身為一位特兒的母親,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這種矛盾更是時常在心中拉扯。

教養,彷彿成了我人生必須時時精進學習的一門課程。

而這本書——《認真,就不輸了》就像一盞溫柔的燈,照亮我內心對於「教育」與「成長」的省思。

書中透過真誠細膩的筆觸,記錄了作者與孩子們一同面對挫折、堅持努力的過程。他們並不神奇、也不完美,卻因為認真與持續,最終開啟了屬於自己的一條學習之路。作者與孩子,將工作中實際可行的策略運用在學習中,並以「成長型思維」的養成為核心,讓孩子逐漸發展出自信與動能。

對我而言,這不只是一本淺顯易懂的教養書,更像是一封寫給所有家長的信:孩子的未來,並非決定於天賦或資源的多寡,而在於他是否願意「認真」地活出自己。

▌在平凡的孩子身上,看見閃耀的光

作者回憶自己年幼時,因為成績總是不理想,經常被認定為「不會讀書的人」,甚至被貼上失敗者的標籤。這樣的經歷令人心疼,也令人省思——孩子真正缺乏的,並不是能力,而是機會與信任。

讀到這裡,我立刻想起自己的孩子。他在課業上的學習總是落後,卻對許多事物充滿熱情與執著。記得有一次,他問我:「是不是我不夠好,所以才學不會?」那一刻,我語塞,只能緊緊抱著他,心中不斷自問:是不是我們太習慣用分數來衡量孩子的價值了?

《認真,就不輸了》提醒我,這些「不一樣」的孩子,不應該被視為缺陷。他們的潛能也許尚未被發現,也許不是第一眼就會閃耀的那群人,但只要願意付出、努力耕耘,總有一天會在屬於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

▌真正重要的不是安排,而是陪伴

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是作者提到:「孩子不是不努力,而是身邊沒有人相信他做得到。」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我。

身為家長,我們常常投入大量心力替孩子安排課程與學習資源,卻忽略了最重要的那件事——陪伴與信任。

我們是否能在孩子認真時,放下手機、放慢腳步,靜靜地坐在他身邊,看見他那份用心?

記得孩子為了完成一次老師給的小專題作業,花了整整很多時間閱讀、畫圖、校對。過程中他主動邀請我與他討論,雖然我原本手邊有工作,但當看到他如此認真,我選擇放下手上的事情,坐在他身旁陪著修修改改。功課交出去之後,他笑著說:「謝謝媽媽陪伴和教我怎麼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知道,這樣的學習比任何成績都來得寶貴。

勝負之外,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肯定。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環繞著一個核心價值:當孩子被允許做自己時,他們才會真正用心投入。許多孩子表面上看似懶散、退縮,其實是因為他們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早已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而這份信心的重建,並不是靠外在成就堆砌而成,而是源自一次次被看見與被肯定的經驗。

如果孩子曾經全心投入、努力不懈,即使沒有掌聲、沒有名次,他也能從中感受到自我價值。這樣的內在力量,才是真正能支撐他走得長遠的力量。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節奏

《認真,就不輸了》也反覆強調:人生不是一場你追我趕的競賽,而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旅程。

我們太容易焦慮:孩子會不會太慢?會不會跟不上別人?但事實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時鐘。有些孩子早熟,有些則較晚,,要我們能夠耐心等待、信任他們的步伐,終會開出屬於他自己的花。

我曾聽過一位老師說:「你的小孩雖然動作慢,但他不怕犯錯,也很願意反覆練習,這樣的學習才最穩固。」那時我還半信半疑,現在我開始學著相信:慢一點沒關係,只要不停下來,他一定會到達。

▌認真,是一種選擇,也是一輩子的力量

這本書最深刻的啟示之一,是讓我明白:「認真」並不只是學習階段的態度,而是一種能陪伴孩子走過人生每一階段的核心能力。

未來的世界瞬息萬變,無論孩子選擇什麼樣的職涯、生活方式,只要他能用心面對每個選擇、每次挑戰,他就已經是人生的贏家。他也許不是最耀眼的那位,但他一定是最踏實、知道該往什麼方向前進的那個人。作為家長,我們要給孩子的不只是方向與目標,更是信任與肯定。因為真正成功的孩子,不是最早達陣的那個,而是願意一步步、穩穩地走下去的那個。

▌善用工具,讓孩子看見自己的進步

《認真,就不輸了》除了分享許多感動人心的故事,也提供了許多實際可行的教養與學習工具,讓我這樣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學習歷程時,多了更多從容與方向。

書中作者運用了「番茄鐘」、「便利貼」與「心智圖」等好用的工具,協助孩子逐步建構自己的學習計畫,並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心智圖」的運用,作者會和孩子一起將一個大目標分成幾個小步驟,每完成一小項就貼上一張貼紙或打個勾,讓孩子視覺化地看見自己的努力與進步。

我開始嘗試把這個方法運用在我孩子身上,陪他一起設定小目標、規劃每日的任務。從一開始的抗拒、拖延,到後來主動拿著追蹤表對我說:「媽媽,我今天已經完成很多項囉!」這樣的改變,不只是行為上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他開始對自己的學習有了掌控感與成就感。

對我而言,這些工具不只是教育的方法,更是家長與孩子溝通與陪伴的橋樑。它們幫助我們把抽象的努力與成長變得具體可見,讓孩子在每一次小小的進步中,累積自信,累積自我效能感。

▌寫給每一位父母的話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功,但真正的成功,並不是成績單上的數字,而是他是否擁有自我與向外探索的勇氣、持續學習的毅力,以及面對困難時不輕言放棄的心。

《認真,就不輸了》給了我許多啟發,也像是一面鏡子,讓我看見過去那個過於焦慮、急於安排一切的自己。現在,我學會了換一種方式與孩子同行:不再只關注表現,而是看重他的態度;不再急著給答案,而是願意給時間與陪伴。因為我深信,只要孩子願意對自己的生活認真負責,那就是他生命中最美的樣子。

而我,會一直是他身後那道溫柔而堅定的光。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瓶子の手製人生:)一個老派平面設計師麻麻,重返校園的藝想天開,身兼手作布品設計販售與獨立家長的育兒的日常,以及各種嘗試的斜槓生活。 寫一些,瓶子奶奶看的時候還可以笑笑的543。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願每個靈魂,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辰──《性別多元宇宙》

《從易經看莊子》:在變化中尋找自在之道!

《從我們開始》:探索愛、給予愛、延續愛,活在愛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