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職場人生
我的職場人生

我的職場人生
我的職場人生
等到他離開後,我們才驚覺
——一場遲來的「最後一天」

表面怪的行為,其實都有背後邏輯
我們常常會遇到讓人覺得「怪」的人或事,表面看起來不符合常理、讓人困惑。但其實,這種表象背後往往都有自己的邏輯,只是隱藏得不容易被看清楚。只要理解了背後原因,「怪」的感覺就不再那麼莫名其妙。 直覺感受是信號 每當我們覺得「怪」的時候,其實就是直覺在提醒我們:這件事背後一定有某種原因,只是還沒被觀察出來。這種直覺不是無中生…

從現場學管理:活知識、限制與人性
管理的本質並不在於制度,而是理解人性並運用活知識。這是我在現場管理中深刻體會到的真諦,特別是當我對比兩種不同的管理風格時。 我的同事,一位在職場打滾多年、經驗豐富的前輩,他的背景非常理論化,熟悉各種管理制度。但當我觀察他的行事風格時,我意識到一個更深層的問題:他做事絕對不會多做一點,越省事越好。遇到現場問題…

三十歲的職涯轉捩點:從基層到管理,在實戰中磨練出的領導力
轉職挑戰:離開舒適圈,在大陸找尋新機會 三十幾歲那年,我面臨人生的重要關卡——職涯停滯。當時,我被派駐在大陸工作,雖然薪水不錯,但一直以來做的都是基層職務,沒有任何管理經驗。我心裡很清楚,若再不改變,未來職涯發展將會遇到瓶頸。於是我決定在大陸當地找工作,不僅限於台商,而是像當地人一樣,在求職軟體上尋找機會。 我給自己的…

為什麼主管總是難搞?——壓力如何蒙蔽理智
在工地上,我常看到一個現象:有些主管其實不是不懂專業,甚至很多時候,他們腦袋比誰都清楚。問題是,一旦承擔的責任太大,壓力就會讓人失去理智。 這讓我想到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插曲。當時工地正在基坑開挖,照片被業主看到後,立刻引來質疑:為什麼要在那個位置挖?他們擔心會重演地層下陷的悲劇。這樣的疑慮有點好笑,因為只要進行…

為什麼簡單的方法,專家卻看不見?——一個施工現場的觀察
最近我們在討論一個案子,情況其實很直白:地下兩層原本設計成停車空間,但開挖 P2 區域勢必會影響到 P1。牆體裂縫、滲水,這些風險無論用什麼支護方法都無法完全避免。對外人來說,解決方式很簡單——既然地下二層只是停車空間,乾脆把停車功能移到其他地方,不再挖地下二層,風險就降到最低,問題似乎就這樣解決了。 但現實是,專家學者和…

當「怪異」行為有了邏輯:探討那些我們看不懂的「努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人,他們做出一些讓我們匪夷所思的決定。比如,一個腰椎有問題、走路都困難的人,卻堅持天天去健身房運動;一個有能力送長期臥病在床的伴侶去專業機構的人,卻寧願自己受罪,親自照顧到身心俱疲。 這些行為,從外人看來,是「怪異」且「不理性」的。但如果我們深入探討,會發現這些怪異行為的背後,往往有著一套當…

誰說業務不專業?當你的專業,就是最高境界的業務
在我們的社會中,對於「業務」這個詞存在一個根深蒂固的誤解。許多人認為,業務是一種入門簡單、人人可為的工作,這也讓許多真正的專業人士對業務工作帶有偏見,認為那是他們無需涉足的領域。但這個觀念,其實是一種嚴重的誤解。

工程職涯中的「老天支持」哲學
我的人生職涯,始終貫徹著一個信念:如果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老天會幫你,但前提是你必須先行動。 這並非迷信,而是我從工程經歷中親身驗證的道理。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離開建築業這麼久,是否還有機會重新開始。就在這時,一個監造工作「莫名其妙」地出現了,我才發現原來有這種既具專業性又具彈性的工作。 然而,由於缺乏品管證照,我必…

多線人生:找到自己的節奏
人生不一定要單線走到底,也不一定要一輩子只做一份工作。其實生活裡有很多工作,如果你一輩子只做一份,長期下來可能會覺得枯燥、壓力大,甚至快要瘋掉。 比方說,清潔工作、作業員、收銀員、照服員、收費員……這些工作入門門檻都不高,一般人很快就能上手。如果一輩子只做其中一份,你可能會覺得「做到死」,感到疲累和無趣。但如果你把人生切成…

風浪中的航行:工程的動態邏輯與管理思維衝突
許多人以為工程應該像製造業一樣可控:材料進入生產線,經過規範程序,最後出來的就是標準成品,每一個產品都一樣、可預測,也容易管理。對製造業的人來說,問題和解決方案都是線性的,偏差可以檢測、修正,流程明確。 工程,一艘航行在不確定海域的船 然而,工程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工程更像是一艘船在太平洋航行。你永遠無法預測下一刻…

《證書、侮辱與自我保護:一個建築師的荒謬故事》
故事起點 N年前,有一位建築師找我當監造。我坦白告訴他,我沒有品管證書。他最初說「沒問題」,我們也談好了合作條件。當時我心裡想:好吧,那就開始合作吧。 荒謬開始 然而,事情進行到後來,他居然又把合作條件改了。理由是:原本談好的條件,是建立在有品管證書的前提下;因為我沒有證書,所以條件又被改成非常苛刻的新條件。我當下就火大——我…

小公司:本質上的「渣男型公司」及其生存法則
在職場生態中,我們常常將公司分為大公司與小公司,但這不只是規模的差異,而是運行邏輯的根本區別。大公司像是一段有契約保障的穩定婚姻,講究制度與流程;小公司則更像「渣男」,充滿誘人的彈性與自由,卻隱藏著不穩定的本質。這篇文章不是在批評小公司,而是以理性視角剖析其特性,讓讀者在其中生存或離開時,能更有準備。 ## 企業體質…

職涯一生規劃:從大小公司選擇到中年危機因應與個人轉型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中,職涯規劃不再是直線前進,而是需要持續適應的旅程。從年輕時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到中年面臨失業危機,這一切都考驗我們的預見性與韌性。根據2025年台灣勞動部數據,中高齡失業率維持在3.34%左右,再就業平均需2.7個月,而政府的中高齡再就業計畫雖有補助,但多聚焦於勞動密集產業,對高教育、高知…

理性的職場關係:既不強勢,也不默默受委屈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將工作簡化為「賺錢」的目的,但現實遠比這複雜。身邊的同事不是機器人,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擁有不可預測的情緒、習慣與動機。要想順利完成任務、達成目標,就必須處理好人際關係,因為這些關係直接影響工作成果,而工作成果又決定了你的收入與職業發展。理性的職場關係,不是一味強勢壓人,也不是默默吞忍委屈,而是學…

順勢而為:不是什麼事都隨便接受,而是智慧的平衡
很多人以為「順勢而為」就是聽天由命、什麼都不做,但我在職場上的經驗告訴我,真正的順勢而為,其實是一種智慧的平衡。它既不是被動,也不是放棄,而是掌握自己能掌握的部分,同時耐心等待外界自然帶來的變化。 1. 掌握自己能掌握的範圍 在工作上,我遇過各種同事,有的完全不可靠,有的則需要一定的提醒才能完成任務。以前的我,會被迫承…

職場現形記:有些人不是被揭穿,而是自己露餡
職場如一池靜水,有些人無需你費力揭露,便會在時光流轉中自行顯露真面目。然而,現實往往複雜——若無人輕攪水面,隱於渾濁中的真相,老闆難以窺見。這次的經歷便是如此:問題潛伏兩月,非因無人察覺,而是老闆遠離現場,只覽報表、不問細節,僅靠表面功夫支撐。直到我在群組中輕拋一問:「他是否即將離去?」才如石子入水,激起漣漪,讓真相漸次浮…

職場小團隊的困境:應對無能同事與佛系老闆
在一個只有三人的工程小團隊中,我(姑且稱為阿明)負責查驗單,與同事小強分擔這項關鍵任務,另一位兼職同事僅負責巡場。查驗單看似簡單——一頁表格、兩頁照片,卻承載P2工程的品質保證,業主正嚴格審視進度。然而,小強的表現讓我壓力倍增:一份查驗單拖了一個月,提交時少了照片,文字沒按實際狀況修正,還謊稱照片被刪。我不是主管,沒拿…

讓命運幫他找到更合適的地方
在職場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善良、坦率、毫無惡意,卻總在無意間把事情搞得一團亂。這樣的經歷,讓我學會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一個人的「好壞」與「適配性」是兩回事。以下是我在職場中的一段體悟,分享給每位在人際關係與自我保護間尋求平衡的人。 善良的混亂製造者 他是我的一位同事,總是笑容滿面,愛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和他聊天時,時…

理論如空中藍圖,實踐築地上之屋
理論的漂浮之美 理論像空中勾勒的藍圖,精緻而遙遠。它正說有理,反說也能自洽,換個場景仍游刃有餘。學術的語言總是動聽,但離塵世太遠,像雲端的畫卷,少了泥土的重量。現實卻如工地,成本、時間、人心、天氣,每一環都牽絆。曾經在工地,工人不諳安全,我以為講清規範便夠,卻發現材料、進度、風雨,皆讓理論顯得蒼白。想面面俱到,卻常力不從心。 取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