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過敏鳥】給阿蝦和阿蟹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我自覺是個幸運兒,暫時沒發現任何食物過敏反應;但我偶爾討厭「食物敏感」,它帶來了對蝦、蟹產生過敏反應的人,以及對蝦、蟹產生過敏反應者的反應過敏的人。他們有時會不自覺地奪去我在餐桌上,理應獲得的樂趣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鄒芷茵

親愛的阿蝦、阿蟹:

每逢跑過一學期,我就會去街市買半斤蝦或兩隻蟹。回家路上,滿足快樂。有件事我沒有在家政課和父母身上學到,就是劏:劏雞、魚、蝦、蟹,從前也不懂;現在還是不懂劏雞和魚,但可以劏蝦和蟹。我想,這是有關欲望的問題。阿蝦、阿蟹,劏開你們的時候,你們不會流出鮮紅的血,所以我不怕。

我自覺是個幸運兒,暫時沒發現任何食物過敏反應;但我偶爾討厭「食物敏感」,它帶來了對蝦、蟹產生過敏反應的人,以及對蝦、蟹產生過敏反應者的反應過敏的人。他們有時會不自覺地奪去我在餐桌上,理應獲得的樂趣。

自從某家親戚的小女兒出生後,我就避免與他們同桌吃飯。只要他們的小女兒在,桌上就沒有蝦蟹,說是小女兒對甲殼類敏感。我最喜歡吃蝦和蟹。長輩隨口跟我說,不如從此大家都少吃蝦蟹,以免多吃就變成對蝦蟹敏感。我當時太年輕,想不通。至於不能吃蝦蟹,是體質的問題,而不是阿蝦、阿蟹的問題這件事,我長大後才懂。

小女兒來吃飯的時候,就算是打邊爐,也要分成兩個鍋;不是鴛鴦鍋,而是多搭一個爐,多煮一個鍋。她的父母很喜歡送大家大樽大樽的營養品,某回送了我父母魚油丸和甲殼素。我那時在想,如果我必須變成患有食物敏感的人,我希望我能對一切難吃的東西、我不愛吃的東西,以及我不愛見到的人敏感。

這名小女兒因誤食甲殼食物而產生過敏的反應,我見過一次:嘴唇、舌頭突然腫脹起來,下巴附近的皮膚生出紅疹,任誰看到都覺她可憐。聽說這是輕微的情況;至於她從前有沒有反應嚴重至緊急送院呢,我不知道。致敏和中毒一樣,永遠是餐桌所揮之不去的攞命調味。不論是過敏的人,還是與過敏者一起的人,也只好順從,臣服。

踏入社會,在職場上遇過分別對蝦、柑橘、酒精和味精敏感的人。這些同事都只簡單地告訴大家不能吃某些東西,桌上有一道他們能吃的就可以;又或是建議去吃西餐,各自修行。他們也不會迫我吃我沒有過敏,但不喜歡吃的羊肉、蛇肉、豬肉、薑和辣椒。

外子有個舊同事對花生敏感,這同事吃午飯的時候,常常與店家弄得很不愉快。他每次在越式餐廳點「撈檬走花生」,店家都會不以為然,依然在他的食物中撒下一大把花生碎。我有次聽罷,便非常不近人情地問外子:「他不點撈檬,點湯檬,問題不就解決了嗎?」料想店家心裡想著的,也是同一個問題。

阿蝦、阿蟹,世上一部分人吃了你們,或者花生,就會沒命。可以吃你們的人,有能力、很樂意把過敏者的份一起吃掉,聽起來好像挺相安無事。韓劇《原來是美男》就有這一幕:男主人公黃泰京對蝦敏感,於是欣然讓女主人公高美女吃下自己盤中的蝦,順便逗高美女開心,多浪漫。只是,凡想到世上一部分人,每天會因為擔心誤食而滿腦憂慮時,這種想法聽起來又有點不道德。

高橋留美子的「人魚系列」,可算是她最殘酷的作品;因為故事關鍵「人魚肉」害人不淺,差不多每回都是悲劇收場,所謂「死得人多」。「人魚肉」是甚麼呢?就是充滿劇毒的人魚的肉。少部分人吃了人魚肉,會長生不死;但大部分人吃後,身體無法適應劇毒,會當場喪命或者變成失去人性的怪物「半人魚」。

這樣看來,吃人魚肉後會喪命或變成怪物的人,就是對人魚肉過敏的人。不能吃蝦蟹的人,不會變成怪物;但他們不是大多數的人,而是少數的。如果能吃的人較少,不能吃的人較多,這樣,不能吃的人就不再是異類了。

話說回來,那個對甲殼類敏感的小女兒打邊爐的時候,可以吃甚麼呢?我依稀記得是牛肉、蔬菜;還有一種我特別有印象,就是小女兒的母親要求我母親預備的白年糕。當年不易買到韓國年糕,連現在最普通的松鶴、宗家府年糕也是難求;寧波年糕又要花時間泡水,派不上用場。

母親最後買到一包來歷不名,極之難吃的白年糕條,還待大家都在飯桌前坐下後,鄭重地宣佈:白年糕是為別人的小女兒預備的,大家也不要吃。由於當晚大家都小心翼翼,只敢預備看起來比較溫和的淡水魚,沒有讓蝦蟹回家;因此,我覺得患了敏感的,其實是小女兒以外的人。我們都對很難吃的白年糕敏感,想吃的人就是找死。

阿蝦、阿蟹,用你們來炒宗家府年糕或寧波年糕,都極好吃。蝦的話,去殼挑腸,拿殼去煮出蝦油;蟹的話,蒸熟拆肉,蟹黃小心留著。我自覺是個幸運兒,暫時沒發現任何食物過敏反應——這算不算是你們倒霉的地方?這也是你們應當疼愛那個只吃白年糕的小女兒的理由。

我有沒有偷吃那難吃的白年糕呢?當然有,否則我怎會曉得,它極之難吃。吃了人魚肉一般的白年糕,大難不死。惡毒不可以說出口;蝦蟹買兩個人的份就好,不要帶不想見到的人回家。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虛無中誕生︰探索文學邊界。香港文學館經營網上發表平台「虛詞」、實體紙本月刊《無形》。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由一群香港作家及學者組成,並設立香港文學生活館。常與大學、藝術單位合作,策劃各種文藝活動及展覽。 linktr.ee/houseofhklit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佛洛依德愛上林夕〉:只求傾聽的夢境

笑吧!柴郡貓——沿著《不合時宜的群像:書寫理論的獨行者》

《讀者文摘》繁中版宣布停刊 難抵數位洪流 結束60年出版歷程

【無形・過敏鳥】給阿蝦和阿蟹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我自覺是個幸運兒,暫時沒發現任何食物過敏反應;但我偶爾討厭「食物敏感」,它帶來了對蝦、蟹產生過敏反應的人,以及對蝦、蟹產生過敏反應者的反應過敏的人。他們有時會不自覺地奪去我在餐桌上,理應獲得的樂趣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鄒芷茵

親愛的阿蝦、阿蟹:

每逢跑過一學期,我就會去街市買半斤蝦或兩隻蟹。回家路上,滿足快樂。有件事我沒有在家政課和父母身上學到,就是劏:劏雞、魚、蝦、蟹,從前也不懂;現在還是不懂劏雞和魚,但可以劏蝦和蟹。我想,這是有關欲望的問題。阿蝦、阿蟹,劏開你們的時候,你們不會流出鮮紅的血,所以我不怕。

我自覺是個幸運兒,暫時沒發現任何食物過敏反應;但我偶爾討厭「食物敏感」,它帶來了對蝦、蟹產生過敏反應的人,以及對蝦、蟹產生過敏反應者的反應過敏的人。他們有時會不自覺地奪去我在餐桌上,理應獲得的樂趣。

自從某家親戚的小女兒出生後,我就避免與他們同桌吃飯。只要他們的小女兒在,桌上就沒有蝦蟹,說是小女兒對甲殼類敏感。我最喜歡吃蝦和蟹。長輩隨口跟我說,不如從此大家都少吃蝦蟹,以免多吃就變成對蝦蟹敏感。我當時太年輕,想不通。至於不能吃蝦蟹,是體質的問題,而不是阿蝦、阿蟹的問題這件事,我長大後才懂。

小女兒來吃飯的時候,就算是打邊爐,也要分成兩個鍋;不是鴛鴦鍋,而是多搭一個爐,多煮一個鍋。她的父母很喜歡送大家大樽大樽的營養品,某回送了我父母魚油丸和甲殼素。我那時在想,如果我必須變成患有食物敏感的人,我希望我能對一切難吃的東西、我不愛吃的東西,以及我不愛見到的人敏感。

這名小女兒因誤食甲殼食物而產生過敏的反應,我見過一次:嘴唇、舌頭突然腫脹起來,下巴附近的皮膚生出紅疹,任誰看到都覺她可憐。聽說這是輕微的情況;至於她從前有沒有反應嚴重至緊急送院呢,我不知道。致敏和中毒一樣,永遠是餐桌所揮之不去的攞命調味。不論是過敏的人,還是與過敏者一起的人,也只好順從,臣服。

踏入社會,在職場上遇過分別對蝦、柑橘、酒精和味精敏感的人。這些同事都只簡單地告訴大家不能吃某些東西,桌上有一道他們能吃的就可以;又或是建議去吃西餐,各自修行。他們也不會迫我吃我沒有過敏,但不喜歡吃的羊肉、蛇肉、豬肉、薑和辣椒。

外子有個舊同事對花生敏感,這同事吃午飯的時候,常常與店家弄得很不愉快。他每次在越式餐廳點「撈檬走花生」,店家都會不以為然,依然在他的食物中撒下一大把花生碎。我有次聽罷,便非常不近人情地問外子:「他不點撈檬,點湯檬,問題不就解決了嗎?」料想店家心裡想著的,也是同一個問題。

阿蝦、阿蟹,世上一部分人吃了你們,或者花生,就會沒命。可以吃你們的人,有能力、很樂意把過敏者的份一起吃掉,聽起來好像挺相安無事。韓劇《原來是美男》就有這一幕:男主人公黃泰京對蝦敏感,於是欣然讓女主人公高美女吃下自己盤中的蝦,順便逗高美女開心,多浪漫。只是,凡想到世上一部分人,每天會因為擔心誤食而滿腦憂慮時,這種想法聽起來又有點不道德。

高橋留美子的「人魚系列」,可算是她最殘酷的作品;因為故事關鍵「人魚肉」害人不淺,差不多每回都是悲劇收場,所謂「死得人多」。「人魚肉」是甚麼呢?就是充滿劇毒的人魚的肉。少部分人吃了人魚肉,會長生不死;但大部分人吃後,身體無法適應劇毒,會當場喪命或者變成失去人性的怪物「半人魚」。

這樣看來,吃人魚肉後會喪命或變成怪物的人,就是對人魚肉過敏的人。不能吃蝦蟹的人,不會變成怪物;但他們不是大多數的人,而是少數的。如果能吃的人較少,不能吃的人較多,這樣,不能吃的人就不再是異類了。

話說回來,那個對甲殼類敏感的小女兒打邊爐的時候,可以吃甚麼呢?我依稀記得是牛肉、蔬菜;還有一種我特別有印象,就是小女兒的母親要求我母親預備的白年糕。當年不易買到韓國年糕,連現在最普通的松鶴、宗家府年糕也是難求;寧波年糕又要花時間泡水,派不上用場。

母親最後買到一包來歷不名,極之難吃的白年糕條,還待大家都在飯桌前坐下後,鄭重地宣佈:白年糕是為別人的小女兒預備的,大家也不要吃。由於當晚大家都小心翼翼,只敢預備看起來比較溫和的淡水魚,沒有讓蝦蟹回家;因此,我覺得患了敏感的,其實是小女兒以外的人。我們都對很難吃的白年糕敏感,想吃的人就是找死。

阿蝦、阿蟹,用你們來炒宗家府年糕或寧波年糕,都極好吃。蝦的話,去殼挑腸,拿殼去煮出蝦油;蟹的話,蒸熟拆肉,蟹黃小心留著。我自覺是個幸運兒,暫時沒發現任何食物過敏反應——這算不算是你們倒霉的地方?這也是你們應當疼愛那個只吃白年糕的小女兒的理由。

我有沒有偷吃那難吃的白年糕呢?當然有,否則我怎會曉得,它極之難吃。吃了人魚肉一般的白年糕,大難不死。惡毒不可以說出口;蝦蟹買兩個人的份就好,不要帶不想見到的人回家。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