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涼如水

隨遇而安
·
·
IPFS
·
夜涼如水,寂靜如斯。似乎又回到那遙遠的童年歲月。


夜涼如水,寂靜如斯。以為今晚會像朱自清欣賞荷塘月色一樣,獨享這清涼的空氣,但偶爾傳來的汽車輪胎摩擦地面的沙沙聲,卻把我拉回了遙遠的童年歲月。

那時的夜晚特別寂靜,也特別漆黑,沒有現在城市裡無所不在的霓虹燈。夜裡偶爾醒來,總能聽見遠處夜行貨車的呼嘯聲,那聲音在靜謐的夜空中顯得格外清晰,像是穿越時空的召喚。八十年代中期,緩慢上行的經濟和寬鬆的社會氛圍讓人們在似有若無間覺得日子有了盼頭,於是那些24小時人歇車不歇、趕著長途夜路的貨車開始頻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

那時我還小,不知道生活的艱難,只是單純地覺得那些夜行的司機們挺辛苦的。八十年代沒有GPS導航,甚至連一些道路的指路牌都隱藏在夜色中,模糊難辨。記得有一天,我晚歸,在公車站等車的時候,竟然遇見了一個來問路的貨車司機。他下了車,滿臉疲憊,手裡拿著一張皺巴巴的地圖,在昏黃的路燈下仔細端詳著,不時抬頭張望四周。

那時的城市與國道、省道之間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標誌區分,有時為了抄近路或是為了躲避收費站,有些長途司機會選擇在夜裡穿城而過。但這種看似聰明的做法往往會導致一個嚴重的問題——迷路。城市裡的街道縱橫交錯,對於不熟悉路況的外地司機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迷宮。

我好奇地站在貨車旁,看著這位中年司機焦急地問路人。他的貨車很大,車廂上蒙著厚厚的篷布,不知道裝載什麼貨物,要運往何方。他說話帶著濃重的外地口音,解釋自己要去的地方,而路人們大多搖頭表示不知道。在那個年代,人們對城市以外的地理概念還很模糊,能幫上忙的人並不多。

每次回想起這些場景,我都會不自覺地搖頭,嘴角上揚,彷彿又回到了那個站在貨車旁好奇地打量問路司機的小孩。現在想來,那些司機真的很不容易。為了生計,他們要在漆黑的夜裡獨自駕駛著笨重的貨車,穿行在陌生的城市街道上,既要擔心迷路,又要擔心貨物的安全,還要算計著油錢和過路費。

時光荏苒,如今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 GPS導航讓迷路成為歷史,高速公路網路四通八達,物流業也變得高度現代化。那些曾經在夜色中摸索前行的貨車司機們,他們的後輩如今坐在裝有各種智慧型裝置的駕駛室裡,輕鬆地穿梭在全國各地。

然而,儘管現在的生活比那時方便了千萬倍,晚上走在燈火通明的街上也不再人跡罕至,但我依然會眷戀那段祥和平靜的時光。那時的夜晚雖然寂靜,卻有著一種純樸的溫暖;那時的生活雖然不便,卻有著一種簡單的美好。

或許,這就是記憶的魔力吧。它總是能夠濾去歲月的苦澀,只留下最溫柔的片段。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裡,當我再次聽到夜晚汽車輪胎摩擦地面的聲響時,我總會想起那個問路的貨車司機,想起那個充滿好奇心的童年,想起那些雖然簡陋卻格外真實的美好時光。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隨遇而安獨自坐靜室,安享一燈如豆的靜謐。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