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
我并不稀罕看海。
這不是吃不到葡萄的感慨,只是不想。
那么,你的家是在海邊嗎?
我家的旁邊沒有海,兒時也并沒有看過海,后來還是長大了,才第一次看到海,踩了踩海的白色波浪。但我也沒有很喜歡海,只是覺得海確實足夠大,而海風很冷。我曾在烏云密布的時候,到過海邊。那一天,我站在風里,看著雲在天空上慢慢積厚,看著海在腳下,一點點變得暗而黑。風很冷,吹得衣襟衣袖甩打著,發出響聲。我站在那里,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站著,只是因為從未看過這樣的景象,便也糊里糊涂地站了下去。
這樣的海,并不是我第一次見到的溫柔的海。
它更像是在文學作品里描繪的海,是讓舟船翻覆,是讓蛟龍大魚出沒其中的海,是考驗著眾生,又給予眾生的海。我只是一個孩子,我不曾預料世界會有這樣的奇幻雄偉。我并不贊嘆崇拜,但也沒有嗤之以鼻,或是慌張逃離。我靜靜看著它,它則不管不顧,仍如往常一樣,從萬億年前開始,到萬億年後繼續。我想起了當時未讀的《白鯨》,覺得這樣的海,才適合這樣的文字,適合這樣的生靈。
我回來,是為了向你報告。
我想象著這一幕,總覺得會從黑色的海中,走出一個黑色身軀的人,一臉滄桑,卻堅定地站著,猶如一桿不滿傷痕的標槍。他會講述這一切故事,但最終留下來的,仍是這唯一的話:我回來,向你講述。
有人說,第一次體味到人生,不是在日后經歷,而是在第一次看海之時。
我能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但我并不認為,若是沒有了日后經歷,這第一次看海會有這樣的感慨。
吃了十個饅頭的人,不該厭棄前面九個。但所有的「九個饅頭」,都該感謝最后一個。正如那些發愿攀登世界十大高峰的人,難道只攀登了九座,就減少了他的勇氣和智慧嗎?可人生就是如此不講道理,因為我們讓渡了關于人生的定義,也就讓渡了我們自己。別人的回憶,決定了我們自己的過去。當我們必須從人群中獲取自己的滿足,也就意味著我們將與人群融為一體。
我看海,但我并不稀罕看海。
我走過自己的人生,離不開一個個愛我、恨我、幫助我、陷害我、教導我、欺騙我的人,他們構成了我所處的人的森林,但我經過這濃蔭覆地的道路,卻知道這都不是我自己。相對于世界,我始終孤獨。孤獨不是我的敵人,而是讓我真正看清人生的空隙。當人群擁擠奔跑,你無法逃離這裹挾;唯一讓我們可以保有自己的可能,在于我們給自己留下的空隙。
找到它,然后停在那里,直到自己找到自己。
海比陸地寬廣,大地則永遠愛著我們每個人,可我們能愛我們自己嗎?
當我第一次看海,我并未癡迷于它,也不曾覺得,從前沒看過海便是一種缺憾。后來,我看過一次次的海,這里,那里,心中,心外……每一回,我都想帶著自己,去和這片海做朋友。海自得于自己的存在,就像我不會舍棄我的孤獨。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