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一杯水
家里東西越來越多,仿佛得了生命,會自己增長一樣。平時雖然也清,可也只是眼前的一些垃圾或不用的東西,就像電腦的C盤,不管預留多大,總會報紅。
于是,覺得該清理了。
但還沒有動手。
聽著很廢話,顯得人也恨廢材,但總覺得不想責備自己,反而愿意讓自己多享受一點自由。
其實,我也并不討厭打掃,每次打掃后都能神清氣爽上一陣,可能這也是一種心理疾病。但不是所有病,都要去治的,而且去尋醫問藥上一陣,恐怕舊病未去,心病又來了。
家里最多的是書,最容易泛濫的是雜志,雖然早已下決心看電子書,但還是忍不住隨手買上幾冊。雜志更是如此,看完后直接丟掉有些可惜,也難免浪費的罵名。這些責怪,我不在意,但也承認說的有道理。所以,隔上一個季度,就把成捆的雜志用繩子扎好,打算開出出區賣掉。但這也是想想,其實角落里的雜志山,仿佛「搶包山」一樣,慢慢變高,仿佛一個剛建成就斜掉的比薩塔。
至于書,經過幾次大清理,再要像前幾次那樣成摞成摞地清掉,有些不可能。也許再大上一些年紀,減去一些雄心壯志,才能完成這樣的功業了吧。總之,走在書架邊,隨后拿起一本,窗戶邊的光正好,看上幾頁,更覺得好。胡適先生說,讀書能解決實際問題,于是要讀書。但他也說了,「為何讀書」這樣的題目,其實真談起來,就很棘手。唯有懸之而不問,才算是妥當。我便是這樣想的,所以書的斷舍離,就還需要緣分。
不過說到這里,又記起自己早先就有的想法,就是很想找個地方,比如社區圖書室之類的公益場所,捐一些書。不是作為擺設,而是真正能讓人讀。但看看自己常去的圖書館,就能發現那些報刊閱覽的地方,往往還是老人家居多,能夠閑下來、靜下來,真地很難去要求年輕人。
這也不是有此來彼往的比較,年輕人和老年人,原本就該不同。誰不曾年輕?誰又不會老去呢?我們不必前一輩人更聰明,也不會就比后一輩人更聰明。對于讀書是如此,對于其他任何事也同樣該如此看。
而且,我當作寶貝的,別人很可能還嫌棄到不行,做裝飾都覺得沉。我也就經常三緘其口,絕不輕易勸人讀書。如果真忍不住說了,若是遇到一些笑笑而已,乃至驚愕不已的反應,也不會有什么委屈。人生是為己,怎么成長都是自己的軌跡,宇宙之間,時空以里,一顆流星不能決定另一顆流星的時間。
怎么辦?
按照自己的節奏做下去,未必做得成,但做事情總是如此。比如一年三百六十日,一百天里都因為種種事情難以早睡早起,但其他二百日里,我卻依然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準時睡覺,準時起床。那么,我到底是在早起這件事上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這就是人生的一杯水,只有一半,到底是尚未倒滿,還是剛剛喝過?
我們對待自己,總要像對待這一杯水,不必管之前到底如何,只要去繼續倒,那就是尚未倒滿;而就此離開,只能確定是已喝過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