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過去的執著與未來的不安綑綁,你需要懂得取捨人生:《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如果提到「整理」會想到哪位達人呢?想必非日本的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莫屬,她不僅靠著獨創的「怦然心動整理法」聞名世界,也影響改變了無數的家庭,更在2015年底入選《時代》雜誌的「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以對一件物品是否「心動」為指標的評斷方法是近藤麻理惠從五歲開始經過不斷的試驗所領悟出來的關鍵,但也因為如此讓許多人誤以為近藤麻理惠的整理法只有這一個重點,其實在《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中還有非常多關於整理的技巧,其中也點出了多數人對於整理的錯誤理解與盲點。
比如,我們總認為只要一天整理一點,東西就會慢慢整理好了,卻發現永遠都沒有整理好的那一天。或是以「房間」為單位來做整理,其實在麻理惠的經驗與認知裡都不是最好的整理方法。
麻理惠表示整理最重要的就是必須一口氣整理完,因為當我們發現身處於截然不同且煥然一新的環境裡,將會改變我們對空間的感受與思維,也會打破我們過去認為「整理過後沒多久就會亂了」的刻板印象。
很多人都誤以為只要買很多收納箱把東西擺放進去就算是懂得整理,其實那僅僅只是做到讓物品看起來不至於凌亂,但整理的核心概念應該是先評斷這件物品是否值得留下,在徹底去蕪存菁之後再把物品正確定位。
其實我發現整理最關鍵就在於「丟棄」這個動作,也是多數人卡關的一個地方,在麻理惠的這本書裡絕大多數的物品都是被建議應該直接「丟棄」,而評斷標準就是這件物品是否還令人感到「怦然心動」?其實光是在腦袋轉一圈,都可以想像得到我們身邊擁有的物品絕大多數早已被我們所遺忘,談得上「怦然心動」的物品根本少之又少,而我們又為何要讓這些物品佔據生活空間呢?
書中也談論到關於「囤積」的心理層面其實是「對過去的執著」及「對未來的不安」,其實只要我們當下曾經有所感受就已經足夠了,實體的物品不一定要全部保留下來,也千萬不要覺得可惜或遺憾,更不要有無謂的罪惡感,只要記住現在所做的捨棄抉擇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品質提升,而不是緊抱著這些用不到的物品來增加生活的負擔。
麻理惠在書中分享的整理魔法都是她從五歲開始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與實測而來,包含物品類別的正確整理順序,還有襪子及絲襪該如何收納,連衣服顏色的擺放位置都有訣竅,十足掌握實際使用的方便性,也兼顧心理上的感受,非常獨特也值得參考採用。
麻理惠深信只要開始整理,人生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變化,我想這不只是氣場上的改變,而是連同心態也一同轉變的過程,或許也是我們邁向幸福人生的開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