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理想,不配套模式:謝英俊的自力造屋案例

Anne
·
·
IPFS
·

什麼是自力造屋?

謝英俊的「自力造屋」是一套建築計畫,他帶領村民自力造屋,讓沒有經濟能力的人也能擁有自己的房子。理念是結合個人智力與社區力量,打造既實用又有意義的建築。

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最初,他與村民一起施工,完全不依靠經費,靠的是熱情與志工參與。但長期沒有收入,家庭出現困境,甚至導致妻離子散。這並非個人選擇問題,而是專案資金模式錯誤——目標群體無支付能力,無法依靠市場收費維持運作。

商業化的嘗試與失敗

為求生存,他嘗試開發建材銷售,甚至到大陸拓展業務,但最終收不到款而退出。問題不是外界建商或資本主義,而是把公共服務型專案放到商業市場操作,本身模式錯誤。

正確的運作模式

若自力造屋要成功,資金來源應是政府社會福利預算、賑災計畫、公益基金會或國際 NGO。這些資源與理念一致,也能提供長期穩定的運作可能。模式設計得好,理念才能落地生根。

教訓:理念與模式必須匹配

謝英俊的案例告訴我們:空有理想而沒有模式,成功幾乎不可能。理想家不只需要遠見和熱情,更需要務實設計運作方式。理念與模式匹配,才能讓理想落地;否則,再美好的自力造屋,也只能成為心力耗盡的美麗煙火。

Made by Gemini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