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今天遇見第三人生》

偶希都理
·
·
IPFS
·
★超高齡社會來臨,你的「第三人生」準備好了嗎?

閱讀筆記

《今天遇見第三人生》

【第三人生】

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愛德華.凱利(Edward Kelly)率先提出「第三人生(Third Act)」的概念。

第一人生是「成長學習時期」、

第二人生是「成家立業時期」、

第三人生則是「再次成長和學習時期」,即是每個人只要活得夠久,都會有所謂的「第三歲月」,但不一定有「第三人生」。

差別就在擁有「第三歲月」的人,若懂得再次「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才機會擁有自己的「第三人生」。

 

【照護者】

病患的照護者大致分成「配偶、子女、手足」。

照護者,在字典上,它的定義是「對他人具有保護的責任義務之人」,對於長照機構的病患而言,照護者是至關重要的存在。

照護者需要替病患繳納醫療費用、送食物和生活用品、外出就診時也要陪伴同行,不僅有著相當現實的需求,在醫療層面上有時也需要依賴照護者的選擇與決定。

若沒有照護者,或照護者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連帶醫療團隊也會相當為難。

最重要的是,照護者的存在對患者情緒上的支持與穩定,有絕對性影響。

 

【樂活筆記】

-比起活得長久,健健康康地長命百歲才是最重要的。

-為了延長健康的壽命,需要積極實踐,並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多走動、常常可愛微笑。

-年紀大後聽覺也跟著老化,兒女多多體諒長輩。

-就業、婚姻、生產、育兒等一系列青年問題,與照護、撫養、貧困等老年問題,是一體兩面、相互牽動著,需要所有成員與國家、社會共同尋求解決方案。

-老年人社交程度越頻繁,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就越低。

-老人家退休後與社會隔絕產生的疏離感,因貧窮和疾病而產生的無力感,因配偶或友人離世而造成的失落感等,這些心理上的痛苦是造成老年憂鬱的主要原因。

-悲傷型失智症的症狀:毫無感情、漠不關心、眼神恍惚、面無表情。

憂鬱型失智症的症狀:不安、焦躁、沮喪。

攻擊型失智症的症狀:會妄想、辱罵、暴力。

-面對死亡不應僅在臨終階段開始,而是應提早建立「善終」觀念,將死亡視為人生的自然延續,而非避而不談的終點。

-與其因失去對生的欲求而深陷憂鬱,不如熱愛、執著並關照自己的身心靈還更好一些。

-試著將疾病當成老年的好友,努力和它變熟,不是要克服病痛,而是要有耐心安撫,與它好好共處才行。

-醫療工作者在面對病人情緒時,要意識到「自己終將步入老年」。

這樣的同理心思維有助於建立良性的醫病關係。

-病痛最感混亂與痛苦的,不是近距離觀察照護的醫師,也不是負責照顧父母的子女,而是老邁且患病的當事人。

 

【選擇長照機構須知】

當長輩身體狀況已無法在家由家人全天照顧,「居家醫療照護」或「社區照顧關懷」兩大類服務也難以適當支援時,就必須考慮「住宿式的照顧」服務機構。

各類機構必須接受主管機關的輔導、監督、考核、檢查及評鑑,以確保機構的效能、提升服務品質,更得以提供民眾選擇時參考。

如下有幾種類型的住宿式照顧機構可供選擇,分別由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設置標準、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設立標準所規範。依其照顧對象,分類如下:

1.長期照顧機構

如老人福利機構、榮譽國民之家(養護型)、一般護理之家、精神護理之家。又分為下列3種類型:

(1)長期照護型:照顧罹患長期慢性病、需要醫護服務及他人照顧的老人。

(2)養護型:照顧生活自理能力缺損、需他人照顧的老人,或需鼻胃管、胃造廔口、導尿管等護理服務需求的老人。

(3)失智照顧型:照顧神經科、精神科或其他專科醫師診斷為失智症中度以上,具行動能力且需受照顧的老人。

2.安養機構

需他人照顧、無扶養義務親屬、扶養義務親屬無扶養能力且日常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如老人福利機構(安養型)、榮譽國民之家(安養型)。

3.身心障礙福利機構

照顧身心障礙者。

4.住宿式長照機構

照顧身體或心智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致其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者。

為了緩解使用者的家庭經濟負擔,衛生福利部有「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自2023年起,針對長照需要等級達4級以上的住民,調增補助為每人每年最多達12萬元。

 

【決定住宿機構前】

1.參觀住宿機構

可以的話,帶著長輩一同前往,了解地點是否適當、環境是否安全、照護人員的態度、住友長輩的反應,並盡量滿足長輩的需求。

2.建立家庭共識

子女間要充分溝通,甚至要對親友說明,別讓長輩因為不同的意見而無法安心入住。

3.持續探視與關懷

經常的陪伴能讓長輩更安心,不會產生被遺棄的感受。

更多資訊可詢問衛福部長照專區(1966專線)、各地方政府的社會局老人福利科、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等。

 

~金珍賢/從事韓醫職業超過15年的醫生,秉承「頭腦中的記憶可能消失,但手寫的記錄永存!記錄!生存!」的座右銘,努力將家庭、工作和日常生活的一切記錄在日記本中。自2012年起,金珍賢在一家療養醫院工作,本書記錄了自己診療老年患者的經驗和想法,深入思考和探討人類的晚年生活。

~《今天遇見第三人生:長照醫師在診療時記錄生老病死每一刻,讓你學會照護長輩、從容迎接晚年生活(附:選擇長照機構須知)》

~《오늘도 요양병원에서 인생을 만납니다》

 

【金石堂書店購買《今天遇見第三人生》】


#今天遇見第三人生


#長照 #晚年 #生老病死 #高齡社會


#閱讀 #閱讀筆記 #讀書 #讀書筆記


#書摘 #精選書摘 #書摘分享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salon/ohitori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偶希都理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閱讀筆記
222 篇作品

【臺灣旅遊・展覽】《微笑,來自龜山》日本藝術家大石曉規 X 桃園龜山在地居民

臺灣展覽/活動/景點
80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