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到 3000 萬日圓的日本經營簽證

Tony_Chan
·
·
IPFS
·
日本想擋誰?又能擋到多久?

我透過人才簽證到日本已有差不多半年,最初想按一般路線,來到日本加強日語及找工作,但由小到大我都很厭惡方程式的道路。幸好,我在日本都有得著,而這樣事情回香港進行也可以,成本更低,所以,雖然簽證到 11 月才到期,但我決定 9 月便回香港了。

而我看到這單新聞,不期然會思考這個新政策是否有用?


一、政策表面:防低資本移民,保持經濟純度

這項新政策是將「經營管理簽證」的最低投資額由 500 萬日圓 一次性跳升至 3000 萬日圓。官方說法是為了「確保真正的經營能力,防止濫用制度」。表面層上,這項政策會即時帶來幾個效果:

  • 阻擋低成本、以簽證為目的的「假創業」申請人;

  • 篩走缺乏長期經營計劃、純粹想用公司名義獲取居留的人;

  • 令入境監察部門集中資源處理高額申請,減少小額濫用案件。

但若從社會觀察的視角,就需問:
這一刀切能否真正阻止外資,特別是中國與東南亞資金持續滲透日本?

而答案是未必樂觀。


二、背景依賴:三條鏈同時收窄

要理解這個政策的局限,我嘗試從日本對中國依賴的「三條鏈」討論︰這三條鏈的距離正在同時縮短,一旦同時收窄到臨界點,日本的政策空間會急劇下降。

第一:經濟鏈(製造+供應鏈)
日本高端製造依然有優勢,但在新能源、電動車、電池、AI 硬件等新產業,中國的出口份額正穩步上升。隨着這些新產業在全球經濟中佔比提高,日本對中國供應的依賴會變得更難替代。

如果趨勢不變,預計在 2028 – 2030 年之間,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日本進口佔比可能超過 40%,屆時任何想「脫鉤」的政策都會付出極高成本。

第二:資本鏈(投資與資產)
中國資本早已通過多層渠道進入日本房地產、零售、旅遊基建和部分初創企業。這些投資並不依賴經營管理簽證,而是透過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的法人公司運作,輕易繞開簽證審核。
如果資金流繼續保持增速,到 2030 年,中國資本(包括間接持有)有可能佔日本外資總額的 15% 以上。這不只是數字,而是意味著在基礎設施和高消費產業上,日本會與中國形成結構性綁定。

第三條:社會鏈(人流與文化)
地方經濟尤其敏感。北海道、關西等旅遊經濟圈,已經對中國旅客的消費形成依賴。留學生、技能實習生則成為地方勞動力的一部分,逐步融入社會結構。
按照目前的增長,到了 2032 – 2035 年,部分地方經濟可能有 20% 直接或間接依賴中國人消費或中國企業支持。這種依賴一旦形成,全國層面的政策靈活度會明顯下降。


三、為何 3000 萬日圓不能逆轉趨勢

這項政策的核心問題是「對症錯位」︰針對的是經營管理簽證,但三條鏈的收窄並不是靠這一簽證推動。

  1. 資本鏈不受影響
    房地產、基建、企業入股等投資與經營管理簽證無關,外資可直接通過法人公司落地。高額資金更不會受限,反而可能集中在少數大財團手中,形成更強的壟斷力量。

  2. 經濟鏈依舊收窄
    經濟依賴的根本原因是產業競爭力轉移,而不是移民政策。即使阻止一部分中小企業投資,日本依舊需要進口中國的新能源產品、AI 硬件與零部件。

  3. 社會鏈只是被延緩
    旅遊簽證、留學簽證、技能實習制度才是人流的主要入口。經營管理簽證只是眾多通道之一,即使提高門檻,也只是拖慢部分企業主的進入速度,而不能阻斷整體流動。

即是「3000 萬日圓」的篩子,能過濾小顆粒的沙子,但攔不住洪水。


四、危機時間線

作個猜想,假設上述因素不變,日本面對的潛在危機可能如下:

  • 2028 年:中國在新能源、電池、AI 硬件等領域的日本進口佔比超過 40%,經濟鏈進入「替代困難期」。

  • 2030 年:中國資本直接或間接佔日本外資比例達 15%,資本鏈形成結構性依賴,政策受限。

  • 2032 年:北海道、沖繩、關西等地方經濟對中國旅客消費依賴達 20%,地方經濟不可逆。

  • 2035 年:全國層面文化與經濟高度綁定,日本在外交及經濟政策上的靈活度顯著下降。

這是一條漸進且不可逆的軌道,即使政策收緊,也只是延後而非逆轉。


五、日本的兩個選擇

要應對這種長期依賴,日本有兩條路線:

第一:強化防線

  • 設定外資持有關鍵產業和基建的比例上限;

  • 對高消費產業的外資佔比實施監管;

  • 收緊旅遊、留學和技能實習制度的濫用空間。

第二:轉化依賴為互惠

  • 利用中國市場反向輸出日本文化、技術與產品;

  • 在外交談判中,將依賴變成籌碼,而不是單向承受。

但現實上,能嗎?且作長期觀察。


結語

「3000 萬日圓」政策的象徵意義,可能比實際效果更大。它代表了日本意識到外來資本與人口流動的戰略風險,但要真正減少依賴,還需要觸及產業結構、資本監管與地方經濟模式這些更深層的問題。否則,日本仍會在未來十年間,逐步被捲入一個無法退出的引力場,只是速度的快慢之別。


相關報導及圖片來源︰

日本擬嚴格化「經營・管理」在留資格制度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Tony_Chan思辨是習慣,語氣是武器。 不為共識而寫,只為語境留下裂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Tone Civilization
13 篇作品

節奏殖民:TikTok背後的感官解構工程

Social Optics
4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