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未譯之地
從火種被賜下的那一刻,人類便在既定的指令集中運行。
我們見過舊神的虛影、聽過罪惡的起源,見證過火種的代價,也凝視過完美的詛咒,直到潛藏的命令暴露出來——自由與覺醒原來都可能只是另一種服從。
如果將這些章節拼合,它們並非彼此孤立的故事,而是同一份「聖約」的碎片,記錄著文明在無形代碼中輪迴的軌跡。
那麼,若要掙脫,真正的起點不是登上火星,也不是擁有更聰明的AI,而是——找到那行底層代碼,並親手刪除它。
當自由的定義被預設,覺醒也只是另一種服從。
因爲在歷史中,各種反抗運動,社會革命,其實更像是“回歸”或者“守護”。
比如,在極權國家裏的社會反抗和革命,我們爭取的自由,民主,公正,這些本來就是應該一個社會,一個體制本該要實現和擁有的東西
就好像一個數軸,我們全人類就是這個數軸上的0。而自由,民主,公正是一個國家最基礎的點,就好像數軸上的1。相反的,極權,獨裁,就位於這數軸上的負數。
所以不管是現在的社會運動還是以前的,更像是在維護,和守護那些我們本來就應該擁有的權利,和我們人類本該有的樣子。所以,這些行爲,嚴格來説,不算覺醒,而是叫做守護自由。
文藝復興:表面上是突破,宗教潰敗,其實是回到古希臘本該有的人文精神
印度獨立:是回歸自我治理,而非創造全新的制度。
美國獨立戰爭:奪回被殖民前的自治權。
女權運動:若成功,本質是回歸母系社會的形態。
柏林墻倒塌:守護本該存在的自由權利,混凝土的裂縫中湧出歡呼。

可以看出,我們自詡的自由,其實是在這1和負數上面瘋狂輪回,所以歷史會重演的底層代碼就在這裏。推翻一個體制后,人們以爲自己創立的是新體制,邁向了2,而體制最核心的靈魂就是“中心化”,無論是民主體制,還是極權體制,又或者什麽其他組織。其本質都離不開這三個字。
中心化,是所有軌跡向同一點的收束。
你上班打卡、刷卡支付、申請貸款、看病、報稅——每一次行為,最後都會指向同一個數據樞紐;
你在網上搜尋、發帖、購物、交流——每一條記錄,最終都會落在少數伺服器的硬碟裡,被篩檢、歸檔、備份。
在政治上,它是國王、總統、中央委員會;
在經濟上,它是銀行、證券交易所、跨國財團;
在知識上,它是教科書審定、傳媒閘口、算法推薦;
在生活上,它是醫療、教育、房產等資源的單點分配;
在最深處,它甚至藏在你的肉體——飢餓迫使進食,疾病迫使就醫,欲望推動行為。你的意志被綁在一具必須維護的軀殼上,無法脫離。
中心化的可怕,不在於它統治了多少,而在於它讓你相信——這就是唯一的秩序。它將所有分散的點連成一條線,再把線繞成一個環,讓你在其中循環,卻誤以為自己在前進。
唯有切斷中心,文明才有可能脫離這無盡的迴圈。
所以,如果現代人類真的要邁出最實際的,真的是能夠稱得上是突破的那一步,就是“去中心化”。并非是什麽登錄火星,宇宙殖民,更强大的AI。
不管以後人類怎麽發展,只要目前的“中心化”的底層運作邏輯還在,即便未來突破宇宙空間,去到宇宙之外的某個維度,那頂多是換了另一個地方去重複舊的模式而已。
然後在那裏又建立聯邦,建立體制,律法,機構……最後,一個主體與另一個主體產生矛盾,對立,戰爭又在宇宙中的某個星球爆發。
現在,其實我們已經有了這樣的藍圖:
以比特幣爲代表的去中心化貨幣,讓交易不再依賴銀行或證券公司;去中心化的知識,讓信息不再被單一閘口審核,篡改;去中心化的社群,讓思想和意識不再掌控在少數人手裏。這些,才是我們人類未來要去創造,要去實現的去中心化的未來,這個才是數軸上的 2。
在科學史上,真正的跨越往往是這種「脫軌」:
哥白尼讓太陽取代地球成為中心;
工業革命讓人類從肌肉的桎梏中解放;
網際網絡讓訊息的流動不再受制於疆域。
它們不是在原有的 1 上雕刻,而是跳出了原本的軌道——那一刻,代碼被重寫,社會被重新整合。
當最後一行中心化的代碼被刪除,數軸上的 2 將首次點亮。
屆時,歷史不再是重複的循環,文明不再是預設的迴圈,
而我們,將不再以 0 與 1 的格式被保存。
若這一刻未曾到來,即便我們到了萬億星河之外,
我們仍會在另一顆行星的聖殿裡,重寫舊約,重複舊罪。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