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的錯!/《我們與惡的距離2》

Sunline
·
·
IPFS
·
你可以在人性上賭一把!你可以一再原諒給出機會,讓那些心裡千瘡百孔的靈魂,能夠看見世間的光,朝光明面而去,你更應該給自己更多喘息的機會,告訴自己「不是你的錯!」但這句話總是跟別人說比告訴自己更容易說出口!

我想《我們與惡的距離2》的主軸就是「不是你的錯」這句話了!(後面稱《與惡》囉!)

比起第一季,第二季的《與惡》拉長時間軸,沒有第一季急著要把故事說到有個結果,也沒有想要探討究竟事情的因果在哪裡多出那些裂縫,像是集合人世間所有有傷的人在這個故事裡,沒有一個人的心是完整的,把現實人生中這世界每個人心裡都有傷的故事講出來!(主角應該每個都要看身心科吧!到底要人家怎麼活!)

時間拉長到二十幾年,每個人的故事一小段一小段,有點零散但彼此連結又格外迷人!看起來好像沒有深究這個社會長久以來想要找到的問題去獲得解答,卻碰觸每一個非常微小的細節,像蝴蝶效應般的拉扯彼此!

如果A不如此,B會不會就不會變成那樣?如果C可以多一點時間關心,D能不能成長得正常一點?如果誰能提早發現那些求助的訊號,事情的後來會不會有什麼更不一樣的發展⋯⋯幾乎每個角色都在思考這件事,好像人生有那個「如果」事情就「一定」會有轉折!

「不是你的錯!」應該也算補上前一季沒說的事:「誰想要教出一個隨機殺人的孩子?」這季除了加害者家屬,再加上被害者家屬、被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者家屬,每個人都在想那個「如果」而難以走出心裡對自己的不原諒,在難以原諒他人的時候,人們通常是最經常感到是自己是不是少做什麼而對他人產生愧疚!

雖然故事一直繞在這個點上,但算是一層一層的疊上去,先是讓人懷疑「真的不是我的錯嗎?」再去思考「我有做錯什麼嗎?」然後說服自己「真的不是我的錯!」最後回到「我還能多做什麼?」然後才會慢慢學習釋懷而原諒自己和別人!

時間是很好自我的療癒工具,這是第一季沒有說的故事,把時間拉長來看,故事和情緒都完整了!

看完整部劇我在threads上寫了一段:最好是所有政客都會有所悔悟,《我們與惡的距離2》和《火神的眼淚》都只是戲!

也正因為是戲,才有可能創造出我們希望建構出來看起來符合我們心中賭一把的人性!直到後來我看到最後一集的集名是:「烏托邦」而大笑出來!是啊!這樣的故事只是我們心裡所期盼的烏托邦吧!

如果要選擇胡冠駿是不是故意殺人,我想我會選勾選「否」那個答案!但有沒有教化的可能性?我沒有答案!而像簡佳鑫那樣依附著父親權勢而生的政客,在人性的選擇裡,他會有改變的可能嗎?我卻能肯定的回答:沒有!

你可以在人性上賭一把!你可以一再原諒給出機會,讓那些心裡千瘡百孔的靈魂,能夠看見世間的光,朝光明面而去,你更應該給自己更多喘息的機會,告訴自己「不是你的錯!」但這句話總是跟別人說比告訴自己更容易說出口!

情緒起伏沒有第一季的劇烈,依然算是精采的第二季!(沒有壞掉那種)尤其是結尾雖然真的好烏托邦到讓人想大叫:「最好是啦!」但在楊貴媚的歌聲裡結局收得真好!

有些故事、有些情緒點到為止,也能深入人心!

啊,對了!「沒有人有能力接住所有人。」所以不要再責怪自己了!

最後放一張少爺的照片!

《我們與惡的距離2》/2025
導演:林君陽 編劇:呂蒔媛
演員:周渝民、薛仕凌、楊貴媚、謝欣穎、于子育、劉子銓

圖片來源:《我們與惡的距離2》Facebook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unline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三十歲的故事/《未知的首爾》

了無新意的人性/《魷魚遊戲3》

文字之所以重要且必須存在/《三十歲的字》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