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放軍空軍空中力量評述之4—殲35第五代隱形戰機與爭奪第二島鏈制空權

四、殲 35/殲 50:第二島鏈制空權宰制者
殲35 艦載機的彈射成功已讓美軍寢食難安,而殲 50艦載機若彈射成功則將讓美軍顫慄發抖。
眾所周知,F 22自1997年首飛、2005年服役、2011年12月停止生產,總計生產8架試驗型和187架量產型,其停產的主要原因為該機的製造成本過高所導致。作為F 22的後續機種的F 35於2006年首飛、2015年開始服役,其優點包括有更新航電設備與傳感器融合、換裝新雷達、頭盔顯示器、更新隱形塗裝、更新DSI進氣道、Block 4增加導彈掛載的Sidekick裝置等,這意謂著F 35的許多性能相對於F 22具有後發的科技領先優勢。
中國的殲 35的原型機FC 31於2012年首飛、2025年開始服役,相對於美軍的F 35,殲 35也擁有後發的科技領先優勢,這種科技優勢是來自於近25年來,民間和政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投入大量研發資金和培養高科技人才所得出的結果,在軍民科技融合下,中國已經在智慧型手機、電動車、太陽能板、無人機、電池、6G通訊設備、第4代核能發電技術、量子通信等領域遙遙領先,由中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於2024年9月20日發布《2024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中顯示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論文數量、高水準國際期刊論文數量及被引用次數繼續保持世界第1位。2023年,中國在這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為14227篇,占世界總量的27.7%,排在世界第1位。其中國際論文篇均被引用次數首次超過世界平均水準,在材料科學、工程技術、化學、環境與生態學、電腦科學、農業科學和數學7個學科領域被引次數排在世界第1位。這些尖端科技的研發創新與應用,導致持續升級的殲20和殲35戰機上使用了最先進的電子設備、複合材料、創新製程、數字化模擬、超級電腦計算、量子電腦、AI演算法,如使用氮化鎵和碳化矽來製造主動相陣列雷達的T/R組件、使用減輕機體重量的鈦鋁等合金三維列印(三維增材製造)、使用可以吸收寬頻範圍雷達波的超材料隱身蒙皮、使用崁入式共形射頻傳感器陣列的智能蒙皮,驗證使用超燃沖壓發動機、旋轉爆震發動機、自適應發動機,先後使用可以模擬7馬赫高速飛行環境的JF-12風洞、和可以模擬30馬赫的高超音速飛行環境、且實驗時間可長達130毫秒的JF-22風洞,而美國最先進的LENS II高超音速激波風洞只能模擬7馬赫的速度以及30毫秒的實驗時間,完成驗證且批量生產的WS 15渦扇發動機和WS 19渦扇發動機;最讓西方科技強權震驚的事件,莫過於2024年12月26日中國同時首飛了二款第六代戰機,即成飛的殲 36和瀋飛的殲 50,時到今日美國的六代戰機計劃仍然停留在PPT階段,日、英、德、法、義等國的六代機計畫更顯得步履艱難,前景黯淡。
2025年6月山東大學發布由科學家徐憲剛團隊開發出使用碳化矽半導體材料所製造出來的相控陣雷達用的T/R組件技術,可以讓殲 20的有源控陣雷達探測距離增加2倍、探測範圍提高3倍,若殲20完成驗證此種相控陣雷達的性能,將來也可以使用在殲 35上。目前殲 20和殲 35都使用氮化鎵為T/R組件有源相控陣雷達,而F 35仍舊使用AN/APG-81 砷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其落後一代的砷化鎵T/R組件、元件數量1200個。
撇開研發中的碳化矽T/R組件不說,就以目前裝配氮化鎵T/R組件的發射功率,與美軍F 22、F 35雷達配置的砷化鎵T/R組件的發射功率做比較,F 22 配置的AN/APG-77雷達的最大功率約為20 kW,F-35配置的AN/APG-81雷達功率則約為12 kW,反觀殲 22配置的1475(KLJ-5)發射功率為2200 x 20 = 44000 W = 44 kW,殲 35配置的KLJ-7A發射功率為 1200 x 20 =24000 W = 24 kW,當雷達發射功率越大時、其探測距離越遠,也可以將發射功率調到最高用來燒毀敵方雷達的T/R裝置。
在離岸2000 公里內,殲 20、殲 35 A和遍布沿岸的各式防空雷達網路,以及各種型號的紅旗防空導彈,已經構成一堵牢不可破的防衛網,在A2/AD的戰略部署上,要爭奪控制第二島鏈的制空制海權,航母戰鬥群必須前進部署到2000公里到4000公里範圍,在此廣闊的海洋必將是中美二強的航母戰鬥群之間的對決,而陸基戰鬥機因航程限制將很難參與廣闊海洋上空制空權爭奪戰。權衡制空權的爭奪戰的致勝因素,隱形戰機數量多者勝,隱形戰機空空導彈載彈量多者勝,空空導彈射程遠者勝,空空導彈射速快者勝,雷達偵測距離遠者勝,RCS小者勝,雷達抗干擾能力強者勝,能A射B導者勝,無人僚機多者勝,雷達發射功率高者勝,機身蒙皮可吸收敵方雷達發射波能力強者勝,戰機能以較高音速飛行且飛行時間久者勝,艦載型空中預警機的雷達探測距離遠且擁有高強度電子戰對抗能力強者勝,有艦載型六代隱形戰機者勝。
在中美各自以五代機對抗四代機的模擬空戰中,五代機皆以絕對優勢完全壓制四代戰機,若以此種空戰模式推演,六代機將對五代機形成絕對壓制,只要中方在每艘艦載機上布署5架六代機,在三艘航母戰鬥群共布署15架六代隱形戰機的中國,將宰制第二島鏈的制空和制海權。當中美雙方在關鍵海域上對峙時,殲 35與F 35 B/C將在艦隊前沿約300到600公里處巡航,雙方戰機皆以視距外方式發射空空導彈攻擊對方,飛彈的尾焰和開啟彈倉的瞬間,五代隱形戰機被先進雷達所探測的機率增加甚多,隱藏在更遠處、更高空的中方六代戰機將可以瞬間捕捉到F 35,加以鎖定後,並發射空空導彈加以摧毀,殲 35將使F 35自行啟動開倉模式,彈倉一旦開啟便意味著被殲滅的命運。
############################################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