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放軍空軍空中力量評述之3—殲35第五代隱形戰機與爭奪第二島鏈制空權

三、第一、二島鏈制空權的奪取
古代作戰是「三軍未發、糧草先行」,而今現代化戰爭勝負在朝夕之間,講究的是「海空未發、電子戰先行」的理念;電子戰也是系統戰、或稱體系戰,系統戰包括偵察與打擊、陸基/海基/空基/天基聯網偵察與打擊、干擾與打擊、反干擾與打擊、欺敵與打擊,看的到(雷達能夠搜索到敵方具有威脅的武器載台和隱形戰機)、看的遠(雷達偵察搜索的距離遠)、電磁壓制功率高、打的遠(飛彈能打到的距離遠)、打的快(飛彈要能先敵發射)、打的準(飛彈瞄準跟蹤高速機動戰機的精確度)、射後不理(飛彈發射後,戰機立即脫離現場)、空空導彈能超音速機動變軌等先進科技,若沒有先進電子設備將無法達成系統戰的作戰目標。
中美在第一、二島鏈內若欲奪取制空權,一方的雷達探測距離遠、雷達波束頻率範圍寬、同時具備主動與被動偵察功能、同時具備長程/中程/短程偵察能力等不同級別的雷達、雷達數量與密度高、作戰區域範圍的雷達數量分布廣、移動型雷達設備的機動能力強、雷達發射功率高、雷達基地的防衛能力高、雷達要能聯網與數據分享、隱形戰機具備大功率雷達與強大抗電子戰能力、具有非常強大的聯網超級電腦並使用AI運算方式能及時做出戰場決策。
戰區制空權的奪取方式有:國土空軍駐地殲滅、國土上空殲滅、局部海空域優勢殲滅、航母戰鬥群海空域殲滅、遠洋海空域殲滅、天基載台殲滅、海基載台殲滅等作戰方式。
如果採取國土空軍駐地殲滅和國土上空殲滅,則參戰國間將引發全面戰爭,例如美軍若攻擊中國本土如軍港、機場、彈藥庫、雷達、戰略要點等,中國必然攻擊美軍駐日基地和關島、夏威夷等基地、甚至美國本土基地,日本將會被動的捲入中美大戰中,一旦戰事升級,中美間發生核戰的機率就會急遽攀升,鑒於日本二戰時成為唯一遭受核彈轟炸的國家,日本應有所警惕。當採用國土空軍駐軍殲滅戰時,則攻擊的一方採用密集式飽和導彈攻擊,攻擊敵方戰機駐地的機庫、跑道、彈藥庫、雷達、油庫、後勤保養和指揮通信中心等。當採用國土上空殲滅戰時,則利用己方的隱形戰機、長程長航時高空無人偵察機、遠程預警機跟蹤敵機,導引己方戰機從視距外實施射後不理、A射B導的方式發射長程空空導彈,將對方戰機殲滅於對方國土上空。
美國在日本的軍事基地除了防禦性THADD終端高空防禦飛彈之外缺少中程對地導彈,目前美國也沒有計畫在日本和南韓布署中程對地導彈,美國原先的戰術規劃,對中國本土重要戰略目標之摧毀構想是以重型隱形轟炸機、五代隱形戰機、對地攻擊機、航母重型艦載機為之,這種20多年前的戰術思想,是根源於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作戰經驗所總結出來的結果,回到公元2000年時,中國軍事力量在防空導彈、反隱形雷達、遠程偵察雷達、第一線戰機、電子偵察與干擾的能力,與現今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埃及等國家好不了多少,經過20多年對尖端軍事科技的努力追趕,中國所規劃的區域拒止/反干預(A2/AD)的戰略,已經構成一道以陸地前緣往外推出1000公里到2000公里的防禦區域,美國現今的國防規劃者已經難以接受一個現實,那就是美軍的戰鬥機群、轟炸機群已幾乎失去攻擊中國本土戰略目標的機會。
反觀中國基於A2/AD戰略思想,已完成構建一套嚴密的防衛體系以防衛美軍來自空中和海上的攻擊之外,也構建了數量暈龐大的中程對地/對艦導彈,如果中國的戰略決策者決定發動第一波攻擊,那麼中國解放軍將有可能以中程對地和對艦導彈,對駐日美軍基地發起首波密集轟炸,美軍駐日基地從南端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到北端三澤空軍基地將在同一時間內陷入一片火海中,並在多波超飽和攻擊中被徹底摧毀,轟炸過後,第一島鏈鏈或許將不存在有任何美軍的軍事力量。
後五種作戰方式,是屬於局部區域作戰,參戰方一旦戰機被殲滅,則將喪失局部制空權和制海權,但不至於立即引起全面戰爭;損失較嚴重的一方,若想要奪回制空權,則必須派遣更多的戰機到決戰空域進行戰鬥,參戰各方在戰機加速損耗情況下,哪方的戰機數量多、補充速度快、性能更優、導彈射程越遠、導彈抗干擾能力越強,就能提高殲滅對手戰機的機率,並持續擁有該關鍵區域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擁有制空權和制海權的一方,將擁有更廣大的戰略縱深,迫使對方難以趨近攻擊自己的國土前沿和後方後勤保障與戰略要地。
採取局部海空域優勢殲滅戰時,攻擊方先行規劃一個制空區域,派遣無人機於該空域形成一個制空管制警戒區,該區域可能是艦船主要航道、補給通道、岸基導彈發射基地附近、戰機/加油機/轟炸機/預警機/偵察機必經航道,吸引敵方戰機過來,迫使對方戰機雷達開機,己方的隱形戰機則埋伏於對方雷達偵測距離以外,在已方隱形戰機雷達不開機的情況下,由己方的遠程空中預警機,導引己方戰機發射空空導彈,A射B導方式引導己方空空導彈進行攻擊。
採用航母戰鬥群海空域殲滅戰時,即雙方航母戰鬥群在開闊海域進行對抗,雙方均可利用天基偵察衛星查獲對方的位置海域、艦艇種類和數量,並使用潛艦預先埋伏於決戰海域。航母戰鬥群前方約300到500公里派遣空中預警機和護衛戰機,雙方護衛戰機,將在航母戰鬥群的前沿約500到1000公里處發生第一波空戰,能率先發現對方戰機並率先發射空空導彈者,便可以取得作戰優勢。一方航母艦隱形艦載機的性能和數量較多者勝、預警機探測距離遠/抗電子戰干擾能力強者勝、隱形艦載機作戰半徑較大者勝、隱形艦載機內彈倉安裝的空空導彈數量多者勝、隱形艦載機內彈倉安裝的反艦導彈數量多且射程遠者勝、空空導彈飛行速度較快者勝、反艦導彈能機動變軌且為超高音速者勝、艦載電子戰機之抗電子戰能力強者勝、優先擊沉對方航母者勝、率先壓制對方雷達與通信指揮系統者勝、能在極短時間發射密集反艦導彈者勝、作戰艦艇的導彈總垂直發射單元數量多者勝、艦艇雷達偵察/抗干擾功能強者勝、水下超靜音攻擊潛艦數量多者勝。
採取遠洋海空域殲滅戰時,一方派遣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對威脅空域進行搜索,並派遣數架隱形戰機於無人高空偵察機之後方約300公里處保持巡航、且雷達處於關機狀態,當無人偵察機發現敵方的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偵察機、電子戰機、轟炸機隊時,則處於巡航狀態的隱形戰機立即進行攔截與殲滅,這些大型輔助支援飛機,大多存在著RCS大、飛行速度慢、自衛能力差、高價值、容易被擊毀等特點,被擊毀的一方,將減弱自身的作戰能力和喪失戰場持續戰鬥的可能。
採取天基載台殲滅戰時,於地球低軌道太空建立數個小型太空超音速導彈庫衛星,此太空超音速導彈庫衛星亦擁有對地對海偵察能力,同時能與吉林一號衛星形成網路連結,太空超音速導彈庫內存放二十枚以上的高超音速導彈,鎖定空域內的戰機、遠程轟炸機、預警機、加油機等目標,自高空中釋放高超音速導彈加以殲滅。
採取海基載台殲滅戰時,以三艘可以發射艦空導彈的驅逐艦為一組,分布數組艦隊於戰機、轟炸機、預警機、加油機、偵察機等必經的航道範圍海面上,藉由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組網衛星、以及艦載對空搜索雷達,鎖定空中目標發射艦空導彈加以殲滅。
###########################################################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