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九月:標記回憶的位置與意義|客座作家:楊翠) · 第三天

给自己的情书:我学会和恐惧握手

阿泉的信箱
·
·
IPFS
恐惧这件事,好像从很小就陪着我。小时候怕妈妈出门不回来,长大后怕成绩不够好,再后来怕自己掉队、怕未来没路。它总是换着模样出现,从教室到走廊,从舞台到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离开过。可我渐渐发现,恐惧不是敌人,它只是提醒我在乎什么。勇气不是没有害怕,而是明明心慌得要命,还是咬牙走下去。这封写给自己的信,记录了我和恐惧一路同行的样子。

亲爱的自己:


要说恐惧,你心里其实一直都有,它不像电影里的鬼怪那么直白,也不是哪天半夜惊醒的尖叫,而是一种很黏人的感觉,像空气里看不见的潮湿,跟着你长大,时不时就冒出来提醒你,你没那么勇敢。你越想把它赶走,它就越偏偏赖着不走。


你最早记得的恐惧,其实很小。大概也就是三四岁吧,妈妈要出门去市场买菜。门一关,屋子里突然变得好安静,安静得让你心慌。明明知道她只是去一下,可你就是怕她不回来。你会跑到门口站着,耳朵竖起来听楼道里的脚步声,甚至趴在窗台上去找她的影子。那十几分钟在你眼里就像一整天那么长。等她回来,你假装若无其事地去帮她开门,可心跳得比谁都快。你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的恐惧就是:怕被丢下。


等你再大一点,恐惧就换了个模样。上学以后,你怕的东西多了,怕成绩不好,怕老师点名,怕同学笑你,怕放学回家要拿成绩单给爸妈看。尤其是考试前一晚,你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像有只小老鼠在啃,把你咬得紧张得要命。明明背了无数遍的课文,第二天站起来还是会大脑一片空白。你那时候心里很清楚,一张分数单几乎能决定所有人怎么看你。别人考得比你好,就像世界在提醒你,你不够聪明,你要被落下了。你开始发现,恐惧不仅仅是怕失去妈妈,还变成了怕不够好,怕不被喜欢。


到了初中和高中,这些恐惧更是成了生活的底色。课堂上,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你明明知道答案,嗓子却哽住了,怕一开口就出错,被大家笑话。补习班下课,走廊里同学们兴奋地讨论题目,你插不上话,就低头装作在整理书包。那一刻你心里想的不是“我要补上”,而是“是不是大家都在往前跑,而我已经落在原地了”。那种掉队的恐惧,安安静静,却比任何尖叫都刺耳。


恐惧还会跑到生活的角落里。你记得有一次,学校要办演讲比赛,你被推上去代表班级。稿子背得滚瓜烂熟,可走上台的一瞬间,你的手心开始冒汗,嗓子发干,眼前的人影都变得模糊。你几乎想要转身逃走,可又硬生生地撑了下来。你讲完那一段话,操场沉默了几秒,然后掌声起来。你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你觉得,原来恐惧不是不能面对的,它就是一堵墙,你推过去,后面就是阳光。可惜,这种阳光没有照太久。很快,你发现恐惧又换了样子回来。这次它不是怕演讲,而是怕未来。怕自己选错路,怕大学专业读了没出路,怕别人都在拼命往上爬,只有你停在那里。你走在夜路上,背着书包,路灯下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你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孤零零的影子,谁也看不见你,谁也不会停下来等你。


这些恐惧让你很疲惫。你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别人看起来都轻轻松松,只有你总是紧张到冒汗。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生来就胆小,是不是注定没办法过得洒脱。可后来你慢慢懂了,恐惧其实不会消失,它就是你的一部分,像影子一样。你不喜欢它,但它一直在跟着你。影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还在走路,你还在光底下。


于是你开始学会跟恐惧相处。你不再总想着把它彻底消灭,而是慢慢去理解它。怕孤单,是因为你想要人陪;怕失败,是因为你心里真的有个目标;怕没被看见,是因为你渴望存在。这些恐惧,其实是另一种提醒,它在告诉你,你在乎什么。你要做的,不是打败它,而是伸出手,说一句:“好,我知道你在,可我还是要往前走。”


回头看,你的人生几乎是一直带着恐惧走的。从小镇到城市,从课堂到舞台,从少年到大人,恐惧一直没走开,但你也没有停下。你带着恐惧上学,带着恐惧去交朋友,带着恐惧去到陌生的城市生活。每一个新的选择,你都不是轻松地迈出去的,而是颤抖着往前走。可就是因为这样,你才知道,你的勇气并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害怕,却还是一步一步走过去了。


所以啊,亲爱的自己,你不要再觉得恐惧是你的缺点。它是你的一部分,它提醒你你还在乎,你还想要,你还在前进。学会和它握手,跟它一起走,你就会发现,你已经比想象中更坚强了。


——你自己

CC0 公众领域贡献宣告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阿泉的信箱相信文字有温度,也相信思想有力量。期待与每一个有趣的灵魂相遇。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给自己的情书: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闪闪发光

中元节,想起的人

给自己的情书:那年夏天你没有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