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大罢免,想到“团结”

James
·
·
IPFS
团结这个词,看上去温良恭俭,长得也挺美的。所以,即使打家劫舍的土匪,或者是拥有绝对权力的人,也会高喊团结。

团结这个词,看上去温良恭俭,长得也挺美的。所以,即使打家劫舍的土匪,或者是拥有绝对权力的人,也会高喊团结。

有些地方,“不团结”的结局,是走进铁门后的世界。在那个地方,你不知道什么是不团结,因为你没有定义“团结”的权利。事实上,他们也未必知道,因为他们常常更换“团结”的定义。最安全的姿势,是闭嘴、顺从、走向他们。否则,你一张口,也许就“破坏了他的团结”。

这样的“团结”,是铁门后的“团结”——你说与不说,结局都已写好:要么“团结”,要么失去自由,甚至生命。

另一些地方,情况稍有不同。你若不愿和他们团结,他们会说:“我们来投票决定你的去留。”投完票,你也许下台,也许留下。但无论输赢,至少你有发声的权利,有一次被听见的机会。

这种叫“罢免”,不是“消失”。程序在这里,不是通往牢狱的流程单,而是你能站出来为自己辩一辩的机会。

前者把团结当箭镞,射向看不顺眼的人;后者把团结当公约,写进辩论场。

也正因为如此,我胆子很小。每当听见一个人站在高处,语气郑重地说:“大家要团结!”我就忍不住退后半步——怕他口中的团结,是让我跪着同意。

所以,投胎很重要。若有幸生在一个还能辩一辩的社会,那你起码还有一次逆风翻盘的可能。

当然,无论在哪里,我都不相信“团结”是通往真理的列车。它要么是一场投票的结果,要么,是送你走向铁门的理由。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