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背叛你的一萬個小時的練習

KJOH
·
·
IPFS
·
你其實根本不用怕,你有一萬小時的練習經驗,你根本不用害怕能不能配得上那些過程,你跌過的跤,都是你刻意換來的善意,那些殘忍又無情的指導是你最寶貴的緣分。所以你根本用不著去爭,那就是你的,敢、也趕不走,即使有人分外眼紅,有人想要在下課時間,借坐你的椅子,不管怎樣,頭銜都是你的。

你其實根本不用怕。

怕什麼?怕他們不懂你走了多遠?怕站在場中央時腳會發軟?怕別人問起你怎麼來的時候,你一時說不清那條路多長、多彎,甚至自己也忘了那第一步是從哪裡開始走的?

你有一萬小時的練習經驗,那不是一句網路名言,是你一段一段過來的真實。你記得那些深夜,窗戶開著,風灌進來,你還坐在椅子上,一筆一畫寫著,一次又一次退稿修改,一次又一次被說「不夠」。你記得那些日子裡,世界在睡,你還在學,像是永遠學不會的孩子,一直跌跌撞撞。

但就是這樣,你走到了這裡。那些曾經羞於啟齒的錯、那些你以為自己再也爬不起來的夜晚,現在成了你話語裡最自然的底氣。


你跌過的跤,從來不是偶然。

那不是走太快不小心的結果,而是你一個決定一個決定踩進去的。你願意跌,是因為你不願意只站在安全線後面當個評論者。你早就知道,真正的學習從不乾淨,也不漂亮。它像是一場緩慢且反覆的撞牆遊戲,而你甘願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當代價。

那些跌跤的日子,你當然有哭。你懷疑過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懷疑過那些留下來的到底是堅持還是愚蠢。你曾一度羨慕那些走得比你快的同行,那些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掌聲、永遠懂得怎麼展示自己最好一面的天才。你也曾不甘心,自己怎麼永遠在修、永遠在等,像是一個永遠趕不上列車的乘客。

但現在回頭看,你會知道,你不是落後。你只是走了一條沒什麼人願意走的路。

那些讓你想哭的批評,那些像是針一樣的指導語,「你這裡寫得不夠狠」、「這段邏輯沒成立」、「感覺你還在保留」,你當時氣,也痛。但你沒走。你一次次把自己丟回稿子裡,像是學會咬牙的獸,靜靜等那一刻長出牙來。

所以你知道,那些最無情的指導,是你這一路最有福氣的緣分。他們沒有讓你舒服,但讓你成長。他們沒有說「你很好了」,反而用沉默告訴你「你還不夠」。那時候你不明白,現在你知道,那些不說漂亮話的人,是真正看得見你的人。

而那些直白的期待,是你理解了以後,成為一陣風,幫助你飛得更高,遮住別人誤解的眼神,反射投射來的惡意,甚至你所努力的成果早就證明一切了。


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去爭。

不是因為你已經什麼都有了,而是因為你知道,那些你擁有的,不是爭來的。它們不是靠聲音大、靠誰先說出口、靠在眾人面前先站起來,而是靠那些沒人看到的選擇、那些你一個人熬過的夜,靜靜累積出來的。

你不再想證明什麼給誰看,因為真的沒有必要。你仍然在乎他人的眼光,而你終於知道,那些懂得你的人,不需要你證明,當你們投射出了同樣的信念,自然會有群眾持續加入你們,形成一個能夠共同成長的世界。那些不懂的,無論你說得多清楚,他們還是只會聽見他們想聽的版本。

那不是你的問題,也逐漸與你區隔開來。

別人要用什麼速度前進,用什麼方式炫耀,他們有他們的節奏。你不需要跑去跟人比誰先到,只要你知道你沒有停下來。你走得慢,但你走得深;你不是輸在他們前面,而是走在你自己的路上。這樣就夠了。

那就是你的。敢、也趕不走。

你練過的、疼過的、熬過的,沒人能取代。別人看見的光,是你用多少黑換來的。這種東西不是說誰比較努力,而是誰撐得住那段沒人肯看的黑暗期。你撐住了,所以你穩。你知道自己坐在哪裡,為什麼坐得住。

你不用把手舉高,不用把自己拉高,也不用和誰吵,你只需要靜靜坐在那裡,就已經是一種重量了。


當然,也會有人眼紅。

不是你做錯了什麼,而是你剛好坐在那個位置,他們也想坐,但他們沒能撐過來,只是單純覺得你不過是運氣好、背景強、剛好有人欣賞。他們可能不說,但你感覺得到。那種笑容太剛好,那種稱讚裡藏著問號,那種明明不需要靠近卻一直湊過來的姿態,你都知道。

有人會在你轉身的時候,試著坐上那張椅子,也許只是一分鐘,也許只是為了拍張照,也許只是想知道坐在這裡到底是什麼感覺。他們說只是借坐一下,你點點頭,你也沒真的計較。可你心裡清楚,他們坐不了太久,因為他們沒練過。

你坐得住,是因為你被這張椅子磨過。它不是柔軟的。它有稜角,有壓痕,有你當年坐在這裡時不小心留下的裂縫。它咬過你,讓你痛過,也讓你記得。

所以不管別人怎麼看,不管他們是不是試圖複製你走過的路,甚至想模仿你的語氣、你的步伐、你的故事,都沒關係。因為那不是你真正的位置所在。

你的位置不在那張椅子上。

它在你身上。你走到哪裡,那個重量就跟著你。你不需要一個台階,也不需要一個頭銜來支撐你是誰。

你已經撐起你自己了。


如果你正在感受到什麼阻礙懷疑、疲倦、停滯不前,甚至那種不知為何突如其來的失望,請你先不要急著把它們趕走。這些感覺不是來拖住你,它們其實是來陪你的。

你記得嗎?你練習過。你跌倒過。你忍住沒哭的夜晚,你從地上撿回來的信心,還有那些你以為會把你打垮的聲音,最後都沒能打垮你。

它們讓你變得更沉靜,更堅韌,更知道什麼是屬於你的。你不是靠比別人快才到這裡,而是你願意慢慢走、願意忍痛學、願意在沒人看見的時候,也不放棄那個還沒成形的自己。

所以現在,當這些舊的感覺再度出現:那種「是不是又不行了」的懷疑,那種「為什麼還沒輪到我」的酸楚,那種「這條路到底值不值得」的疲憊,那種「承受著無禮又無禮情緒」的憋屈,那種「被現實狠狠打擊」的無力,你就讓它們來吧。這些快速累積一萬小時裡的強度,只是讓你受到仰望的仰角更加垂直,不只是夜裡的一顆星,你還是那炙熱的火球,第十顆太陽,而他人持續活在沒有后羿的大地。

它們不是你的敵人。它們是證明你正在路上的訊號,是下一個練習的起點。

你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你受過的,每一道疼都是根。你坐的位置,是你自己築出來的。沒人能真正拿走。

它們讓你慢下來,是因為你已經走得夠快;它們讓你痛,是因為你正在長出更結實的形狀。它們不是敵人,而是你身體發出的訊號,是你靈魂用來提醒你「課題」、以及「你還在這裡」的一種方式。

我們總以為,走過的路只能靠意志,但其實,很多時候,是那些最難受的時刻,默默拉著你穿越過去。不只是因為你夠堅強,而是因為你夠真實。

請相信,當你願意跟那些感覺待在一起,不逃、不裝作沒事,你就已經在度過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KJOH靠嘴巴吃飯,可是語言一旦說出來就會變成石頭,太重的無法承受會砸傷自己的腳。換個方式吧!文字躺在某個載體上面或許就輕多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三日書 - 長女病 - 寄予厚望的反向拆解

《隔間 Cubed》——一間又一間小格子的設計,是誰的想像?

夢與文字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