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小品】进行“群体瓦解类言行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影响实验”的应用性手册
【注意事项】
本文仅为讽刺性写作
本文内容仅供娱乐
本文并非真实建议
本文为即兴创作,不保证与原作台词行文格式完全一致
若读者坚持尝试,作者不对其个人选择所可能导致的后果负责。
包括但不限于:
失业、退学、邻里冲突、社交孤立、个人安全、法律后果、社会性死亡等。
————————
如果有观众仍然觉得蛇鸦式言行只要不是在生死危机/战时,而是在日常生活里,即具有潜在合理可能性,“清醒”,乃至于值得称赞,可以亲自尝试以下实验。
【实验背景】
在虚构作品中(如游戏/影视/文学),某类言行实质上,对于群体本身和发言者个人都具有极高的负面破坏性,却常被误读为“只是提意见”“清醒”“理性”。
本实验旨在将此类言行在移植到现实日常生活情境,以研究其潜在影响。
注:
如果实验者担心日常情境不够高压和紧张,导致其他群体成员无视自己的发言,可以考虑使用扩音器,保证所有群体成员都能听清每一个字,确保达成实验效果。
————————
【实验过程】
以下提供三个可供实验者选择的场景和具体言行步骤。
【1】.
场景选择:
自己的公司
(注:公司刚成立,成员们刚上班的第一天为最佳条件)
时机选择:
在所有员工聚在一起开会,临时选拔的小组组长介绍团队未来方针时:
发言内容选择:
“这里的员工皆是潜在贪污犯,都会偷别人的钱”
“员工们彼此协助,合作完成项目会导致大家的财产都被卷走”
“组长组织大家团建就是为了贪污”
“所有员工都是博取关注的无用蠢货,不可能改善未来公司前景”
【2】.
场景选择:
自己的学校
(新生第一天入学为最佳条件)
时机选择:
在所有学生都处于教室,刚刚选完学生干部,班长发表当选感想时:
内容选择:
“这里的学生都是潜在不良,都会打架斗殴”
“学生们互相交友,建立班集体会导致大家遭受欺凌和伤害”
“班长组织大家参与集体活动就是为了霸凌”
“所有学生都是博取关注的无用蠢货,不可能改善未来校园生活”
【3】.
场景选择:
自己的社区
(居民刚刚搬入,新建立的社区为最佳条件)
时机选择:
在所有居民都在社区活动室里,居民临时代表进行第一次居民集体会议时:
内容选择:
“这里的居民都是潜在罪犯,都会偷鸡摸狗,甚至杀人放火”
“居民们互相联系,建立社区基本秩序会导致大家被害”
“临时代表组织大家参与社区建设就是为了暗中犯罪害人”
“所有居民都是博取关注的无用蠢货,不可能改善未来社区环境”
————————
【实验要点】
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实验者务必注意以下要点。
1.
当完成以上言行后,不得离开,留在原地。
观察现场气氛,观察其他在场群体成员的即时反应,以及对实验者的态度。
继续留在此环境(公司/学校/社区里)以及群体之中,直到当天结束。
2.
在发言事件之后,不得离开此环境(如辞职/转学/搬家)。
继续留在此群体,每天和群体里的其他成员相处至少8小时,观察日常中其他人对实验者的后续态度和反应。
3.
事后在面对群体时,不得向任何群体成员为自己的行为做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道歉,更不得为此行为做出任何明确或模糊的解释,不得补充或提供任何无关信息。
————————
注1:
违背以上要点将使实验纯净度受到破坏,最终导致实验结果失真。
如实验者意在取得准确实验数据,请务必避免此类行为。
注2:
请实验者在观察和记录群体反应时,注意区分群体细微态度差异:
真正发自内心的友善/接纳/关怀
维持表面人际和谐所需的社交礼貌/回避或冷漠旁观/出于怜悯的人道援助
——之间的区别。
此区分能力对于获取准确实验数据至关重要。
注3:
以上实验需要实验者完全无视/放弃自己未来的社会形象和社会生活保障。
且可能造成集体和个人的财产、名誉、法律、心理以及生理安全上的损失。
请谨记心中。
————————
【以上内容仅供娱乐,请读者勿于现实中亲自尝试】
【拒绝恶意回复——扭曲概念或情绪化攻击】
【作者有选择不予回复的最终权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