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我語」系列--享樂超我

寓森
·
·
IPFS
·

近來感受很深的一個觀念就是:晚期資本主義鼓吹「你應該享樂」,把欲望本身變成道德規範,反而加劇焦慮。

現代人的焦慮是,「我應該感到快樂」與「我要成為真正的自己」,做不到就是你有問題。

社交媒體上壓倒性地呈現「快樂的自己與生活」,快樂不僅成了責任,還是義務。

原本屬於「本我」特徵的「快樂原則」,經由資本主義這個「蟲洞」,跳過「自我」的時空,直接連結到「超我」。

這是很「左派」的觀念,而且是上世紀中就出現了,很不幸地命中現代社會。

「左派」總是把真正的問題看得很清楚,但總是無能為力…而且還討人厭,因為總是不斷說出讓人不喜歡的「真相」。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寓森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正在關注 i 世代一題...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言我語」系列--誰的欲望?

「自言我語」系列--量子自我

「自言我語」系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