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森
「自言我語」系列--享樂超我
近來感受很深的一個觀念就是:晚期資本主義鼓吹「你應該享樂」,把欲望本身變成道德規範,反而加劇焦慮。 現代人的焦慮是,「我應該感到快樂」與「我要成為真正的自己」,做不到就是你有問題。 社交媒體上壓倒性地呈現「快樂的自己與生活」,快樂不僅成了責任,還是義務。 原本屬於「本我」特徵的「快樂原則」,經由資本主義這個「蟲洞」,跳過「自我」的時空,直接連…
「自言我語」系列--誰的欲望?
一直對於人的「欲望」感到好奇,為何欲望總是永無止境,難以滿足? 直到研究了拉岡,他所描述的欲望在語言中的「異化」,那個永遠失落、無法真正獲得的、欲望的源頭--「客體 a」,導致欲望無法滿足。 我滿意這樣的詮釋,但是這樣的理解卻造成我動力低落的問題。 如果欲望總是不能滿足,甚至如拉岡說的--「主體的欲望,是大他者的欲望」,以我潛藏的反骨特質…
「自言我語」系列--量子自我
最近看到超多關於追尋與療育「自我」的文章,雖然我不太需要療育,但我也一直在追尋自我,退休的決定很大原因也是這個「追尋自我」。 這陣子研究了尼采的「超人」、德勒茲的「根莖」、一些些傅科,還有我的最愛「拉岡」跟「齊澤克」(想要簡易入門上述理論,請看哲學說書人「紀金慶」的文章,我也常常被他啟發的,回報他一下),今天終於誕生了我的理論—「量子自我…
「自言我語」系列--序
正式退休至今滿 8 個月,給自己至少一年空白沈澱,在不斷浮起又下沉的過程中,似乎有些什麼慢慢清晰起來。 寫下來無非是個紀錄,那些曾經出現的痕跡;但是這系列我想要有點不同於以往,那種長篇嚴謹的論述。很隨性寫,不琢磨邏輯,試著跳開自己思考的慣性。 為何要發表? 就當是我向這個世界投下一些石頭(或是 ? ),讀到的人如果有產生一些…
「自戀觀察室」8、i 世代的深層焦慮
為自己標價,是 i 世代的夢靨;而自我實現,正是他們深層的焦慮。

「自戀觀察室」7、躺平,不行嗎?
躺平主義的出發點雖然不是直接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我認為它卻意外地處理到了資本主義核心的欲望問題。人類欲望的無法滿足已無可避免,單純地想去抑制欲望既不可能,其實也沒有必要。我們需要做的,是盡可能地讓欲望回歸真正的「需要」,不要陷入資本主義所過度製造的「想要」的幻覺中。

「自戀觀察室」6、學校可能的角色與功能
大家應該重新思考,學校到底是一個養成「人」的地方,還是資本主義的「零件工廠」?

「自戀觀察室」5、陷入自戀孤立的滑坡
當我在臨床上觀察那些陷入比較嚴重情緒與行為困擾的年輕女性個案時,發現了一些共同的特徵: 1、內傾的性格傾向 2、家庭關係不良 3、霸凌導致的創傷效應 這些特徵依序發生,若是沒有機會得到協助,很容易就會陷入自戀結構崩解的滑坡中。內傾的性格 「內傾」與「內向」有點像,但並不完全一樣。

「自戀觀察室」4、世代間自戀結構差異
舊世代是被強加了堅固的結構,但是可能不符合本性,雖然穩定,但是始終存在著內在衝突與不協調;新世代比較少被強加不喜歡的結構,比較符合本性而不感到衝突,但是如果發展的不夠理想,就容易因為缺乏支撐而不穩定。

「自戀觀察室」3、父母與老師心理角色的變化
父母與老師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原本扮演的是一種「中介者」的角色,讓兒童與社會這個「大他者」接觸的過程中,有一個緩衝的空間,讓心理上還未成熟的兒童與青少年不必直接面對複雜又難以捉摸的「大他者」。

「自戀觀察室」2、網路對自戀的影響
i 世代生活在一個充滿過多訊息,表面上看起來可以控制,但實際上卻受制於訊息的世界。在這樣的環境下,要發展出一個穩定的自我是相當困難的。

「自戀觀察室」1、關於 i 世代
自戀系列的新篇章來了!--對 i 世代的觀察與未來社會的思考。

他們說
他們說這裡不是你的位置於是你起身離開尋找你留在原地的空位 他們又說這不是你的樣子於是你不斷看著他們眼中的你 最後,他們都不說了你什麼也沒找到什麼也不是 大風吹吹沒有坐著的人
<拉岡思索>「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在哪裡?
關於「主體」、「欲望」與「真實」,聽看看拉岡是怎麼說的。

UBI 基本收入的財政問題
回應「黑色之聲」的發文:黑嘴 - 無條件基本收入 - 黑色之聲 (@VoiceOfDarkness)
「UBI 基本收入」徵文活動第二波
只要發文討論「基本收入」,除拍滿手之外,直接贊助 likecoin;所有文章如果留言有精彩評論,同樣直接給幣。

樹不是種了就好
最近看到站上關於植樹節的活動,近幾年我參與了一個團體--「台灣山林復育協會」,有一些很重要關於種樹的觀念想跟大家分享及推廣。重點就是:主要的樹種要是「在地」、「原生」的樹種,同時要具備「多樣性」,這樣森林才能自然演替,生生不息。
<自戀狂想曲>--「大他者」就像「Matrix」
拉康的「大他者」一直是一個很難描述的概念。主體置身其中,卻無法指出「他」在哪裡;你看不見「他」,卻時時刻刻受「他」的影響。「他」既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群人」或是「所有人」;真要用一個具體的形象來說明的話,我覺得「他」就像是電影「駭客任務」裡的 Matrix。

基本收入 UBI 的重點不是財富重新分配
UBI 當然是一種財富重分配的方式,然而財富重分配的方式很多,UBI 不一定是財富重分配最好的方法。我認為 UBI 的重點是,在已經無法回頭的全球化浪潮中,修正資本主義未來即將面臨的困境,同時維護每個人生存的尊嚴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