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琳琅阁
天官弟子在出仕前,皆秉持半工半读之规,力求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于羲部而言,弟子们上午研习玄理、儒理和史事,下午则分配至各部下设的职司部门进行实践。
微云深知自己于这异世学问方面实属滥竽充数,又恐被熟悉殷燕燕之人发现她“换了芯子”,思虑再三,便选择了去琳琅阁帮忙。
天官司教化,因此也垄断了中洲的学术和教育出版。琳琅阁,天下书籍之发行与制作,皆在此阁。
此处活计多为线装书制作、典籍整理、誊抄校对,虽不繁重,却极需细心。然而,这里向来是刚入门弟子才来“工读”的地方,地位也就比寻常杂役好点,难登大雅之堂,遑论与羲部“首徒”扯上关系。宗门上下,谁人不知羲官首徒殷燕燕乃是天纵之才?她竟会来此“践行”,无疑是破天荒的特例。
微云借口神思不属,尚未彻底恢复,便径直选择了最为基础的书籍装订工作。
此地书籍以竹简与线装书并行,大概是精装书与普通书的区别。竹简多为官方记录,以核心知识传承为主,其上书写文字乃是小篆;而线装书则为教化中洲百姓所用,采正体字,与微云后世所见差别不大。
小篆,微云幼时学书法时虽曾临摹过几个字,也仅止于书法教学所需,如今细辨,也只算略识得一二,自然不敢去校订竹简,唯有打杂做些手工活计,专心装订线装书。她心中暗骂许悠然,将这“现代Polyglot沦为大字不识的文盲”的屈辱又在他心头的小本本上记上一笔。然而,即便手作粗活,她心里却丝毫不敢松懈,暗自于裁纸缝线间,默背那被她命名为“易学101”的卦名次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丕……”
羲官首徒来琳琅阁这种入门弟子打杂的地方“践行”,自然引起了宗门上下的热议。起初那几日,无论殷燕燕做什么,琳琅阁的弟子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将目光投向她,或是好奇,或是揣测。偶尔,也会有大胆的师弟师妹们凑过来,看似不经意地闲谈几句,或者请教平日学业上的困惑,微云都礼貌应对,平易近人。
偶有人在背后偷偷说些闲话,殷燕燕对这些流言蜚语也仿佛过耳不入心,安之若素,久而久之,议论也就淡了下来。而微云,远离了恐怖的锁龙狱,对自己现在这般“摸鱼”的工作,已是再满意不过了。
中洲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时值九月,天朗气清,书阁中凉风习习,并无半点憋闷。
燕燕临窗而坐,认认真真地从裁纸开始。琳琅阁以活版木板为主,先根据雕版的尺寸决定线装书的尺寸,再调整纸张帘纹方向进行刷印,之后还有折页、齐栏、订捻、上皮、裁书芯等步骤,最后再打眼缝线,贴上书签。这些步骤她都已做得烂熟,甚至可以一心二用,继续与她的“易经101”搏斗,不停默念着“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完美主义加强迫症的UX/UI设计师仿佛找到了新的乐趣。
燕燕裁纸时格外留意纸张的帘纹方向和书页天头地脚的比例,由她经手装订的书册,格外有种协调的美感。旁边的小丫头不禁暗暗咋舌,低声赞道:“殷师姐不愧是羲官高徒,一样的工作也能做得与众不同。”
没想到“测试游戏”也要不停学习新东西,更可喜的是,微云发现在裁书中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她回想自己已经多久没有这样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了?这不就是暗暗契合了森田疗法吗?她决定给许悠然的心中小本本上加朵小红花。
微云是个很爱读“说明书”的人,现在发现这中洲世界的“说明书”就在隔壁的藏书阁,不免暗自欣喜。
天官有两座藏书楼,分别是天禄阁与石渠阁。天禄阁藏书以中洲典籍为主,主要是一些王官学的仪典和王朝历史,以及天子起居录之类的书籍。石渠阁则以实用书籍、学校用书、宗教典籍为主,基本上涵盖中洲大陆的所有出版物。
每天去藏书楼借阅书籍的时候,就成了殷燕燕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这一日,燕燕完成了装订工作,来到石渠阁。刚打开一本《天官二十三史》就听到角落的书架后传来两人的窃窃私语。
“ 二公子,大公子派人送来的椒花雨启封时瓶盖内有一春字,是何解? ”
“秦头太重,压日无光。”
“那我们可需要早做安排?”
“不急,还不到那一步,且先静观其变吧。”
那二公子嗓音不高不低,清越中透着温厚,不疾不徐地漾开,话语从容,每一分力道都恰到好处,听在耳中既贵且雅,如清泉拂过。
一面偷偷唾弃自己为声音所惑驻足偷听,一面忙不迭的从附近的暗门退出去。后颈已染上密密细汗,心脏也咚咚急跳,微云默默呼出一口浊气。“ 没听到,我什么也没听到!”赶快把刚那些话往颅脑外赶。
要知道现下可是个语言辞藻还未贬值的年代,“公子”这个称谓,那是一方诸侯,国君的儿子才能称公子。自己没有金手指,任重道还远,还是躲为上策!万一不留神卷入是非之中,可不就成了炮灰?!还没摸出头绪,赶快跑!
“就是不知道是哪国质子?呸呸呸!”好奇心害死猫,微云决定接下来的几天都不去借书了,老老实实下职回家。
发生了藏书楼的偷听事件,微云谨慎的决定呆在凌烟阁闭门几日。病情有反复,思绪混沌,需要静养,不也正常吗?心中又觉得好笑,这“离魂症”的借口,简直是穿越者居家旅行、避世保命的万能良药。旁人哪怕心生疑虑,也断不敢深究一个患病又失忆的天才弟子吧。
但那神秘而晦涩的“秦头太重,压日无光”八个字,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让她浮想联翩,这是危机预警,还是需要完成的新剧情?看了那么多的权谋和宫斗电视剧,主人公下一步都该怎么行事好?
微云决定从凌烟阁里的人着手打探。
她如今所居的凌烟阁,也是个精妙绝伦的所在。天官秉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则,学子们的安置,并非粗暴地按学部划分,而是依据弟子的年资与能力,将来自各部、各有所长的精英学子们错落相处。凌烟阁便是这“混居”理念下的佼佼者,堪称天官最顶级的学子专属阁楼。
凌烟阁坐落于天官西南腹地,背靠着终年云雾缭绕的小山,环境清幽,恍若仙境。它并非一栋独立的建筑,而是一片由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与独立院落构成,这些精致的小楼被精心修剪的丛丛花木与青翠幽深的竹林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曲径通幽之境。
每座小楼都依山傍水而建,窗外尽是如画美景,视野极为开阔,可远眺中洲城的万家灯火,近观阁内流淌的溪水与精心打理的园景。然而,其设计又极具匠心,在视野开阔的同时,却又兼具绝佳的私密性。院落之间,或以古朴的竹篱相隔,或以茂密的乔木为屏,加之小径蜿蜒,楼阁间距宽敞,如同各自独立的清修小天地。因此,身处其间的弟子,若非有心相邀,平时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偶然碰面,也几乎听不到邻里之声。这份遗世独立的宁静,既是潜心研学的绝佳场所,也无形中划分了界限,使得这里即便汇聚了各部精英,也难有寻常学舍的热闹喧嚣。
刚入凌烟阁时,碍于那“天才”殷燕燕的名号,微云并不敢与凌烟阁居住的其他学子过多交流,那名头如同一把悬在她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以让南郭先生无处遁形。
但仅仅躲起来并非长久之计。脑海中权谋小说里那些主角抽丝剥茧、步步为营的手段都有些什么来着?贸然找人闲聊问话,对微云这种社恐来说,有点与自己为难了,思来想去,她决定效仿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既然凌烟阁是各部精英学子混居之地,总能钓到几条“大鱼”吧?微云决定,先从凌烟阁里的人着手打探。
这一日,为了实践殷燕燕的“钓鱼”大计,她特意选在阳光正好、各部学子们刚刚下学的时辰,来到凌烟阁入口处一片被修剪得颇为精致的小花园。
花园里青竹林立,间或夹杂着半人高的半干芦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偶尔能听到路过的耳语人声。
她左手一本封面古朴的《中洲七十二家诗钞》,看似认真品读,实则目光时不时地从书页上方悄悄溜出,打量着四周。右手则端着一杯越国特产的绿茶——那有着独特香气、名为“冻顶美人面”的贡茶,以期营造一种“遗世独立、清雅脱俗”的姿态。她努力让自己腰背挺直,神情淡然,仿佛沉浸在诗词与茶香的双重境界中,周身却散发着,快来看我!快来看我“天才”的气场。
一边腹诽着自己的做作,一面暗自忍耐着。
一个时辰过去了。诗钞的某一页被她眼角余光扫了无数遍,茶水也逐渐转凉,可小花园里空空荡荡,除了阴魂不散的蚊蝇,根本无人问津! 微云放下茶盏,长长地叹了口气。她这“钓鱼”计划,开局便遭遇滑铁卢。
更糟糕的是,她那招蚊子的体质,在这刻意挑选的只有竹林的小花园,也没有幸免!裸露在外的脚踝和隔着衣裙的小腿上,不知何时已鼓起了十几个红肿的大包,奇痒难耐!
微云一边挠着包,一边在心里怒吼:“这什么破中洲!果然是没有金手指的凡胎!连个蚊子都能欺负我!这是许悠然刻意安排来克她渡劫的是不是!许悠然你给我等着!”
她站起身,灰头土脸地准备打道回府,殷太公没钓到鱼,反倒把自己钓成了蚊子的口粮。
刚走出竹林,她正烦躁着,就见一道熟悉的倩影风风火火的冲了过来。
“燕燕姐!你、你怎么还在这里!” 尉迟依依气喘吁吁地跑到她面前,额头微微见汗,粉嫩的脸上带着几分焦急。
“你那心心念念的竹马正托我四处找你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