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死亡,小孩
上次和咨询师聊天时,他讲起过现在青少年普遍的麻木与游离,恰巧昨天到医院复查,周围坐着几个学生,目光从他们身上调转不经意看到那一道道伤疤,我甚至还能听到有个别孩子在打电话时,向他人毫无芥蒂甚至带着点炫耀的口气提起自己身上疼痛留下的证明。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人总是在听从父母的安排,社会的规则,急切性地繁衍下一代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未来。大家所能想到全是刻板的社会教条:房子、学校、成绩、性别,却很难把尚未孕育的婴孩当作会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元认知的人来看待。
阴云总是笼罩在社会结构里,少有人愿意直面它,倒是可以捂住心,自欺欺人的佯装无所谓。
今天骑车买晚饭的路上碰到一个被车轧死的动物的尸体,当时车速有点快,因直接掠过去甚至没看清楚,那到底是什么。我继续骑着车又往前走了好一段,才想自己应该回头把那软烂在地上的尸体给拾起来,找个地方让它安息。很巧的是,在我调转车头沿着马路对面又跑了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时,已经找不到它的尸体了,但不远处有个男孩蹲在地上来回扒拉。我走过去问他是否在地上捡到了那只动物,他说是的。
刚下过雨的泥土质地粘稠,没那么容易挖开洞口,因此他还没有来得及把它埋下去。我从他那里把尸体要了过来,带到自己楼下小区的树下安置了。我能看到小孩的神情里藏有礼貌和腼腆,且为无辜逝去的生命悲悯,好像一股活力注入世界。
我总认为所有动物,包括人类自身的疼痛与死亡都是值得哀悼的事情,它很郑重,尤其是当我们需要面对和人类自身非常相似的哺乳动物时,血腥淋漓的场面 更应该造成这样的肃穆感受。
死亡可以发生在上演生存战争的野外,可以突如其来因自然问题造成;那些死掉的尸体可以腐烂渗入泥土的深处,也可以被虫蝇侵蚀,提供给微生物循环,回到自然的怀抱。但是死亡不应该发生在每个人的眼角里并残忍滞留,也不应该让无可抗拒的外力碾压刻在每一个人的思想里,甚至漠然视之。
我很开心依然有年轻的小孩,甚至更多孩子对生命和死亡抱有:不一定严肃但一定可贵的尊重。
或许这个世界不会像演变成某些推论所描述的那么糟糕。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