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Heaton另一個時空的音樂生涯

最近一次巡迴演唱,回到鍚菲市的海報設計,除了仿效球賽推廣設計之外,還是一張單曲(細碟)的模仿,我最叫好的是門票價錢以超市標價式,顯示在右上角,真具心思。(BTW,他婚後已移居曼城了。)😝
同樣地,在英國以外,Paul Heaton也不算是人人熟悉的名字,但他的音樂事業也是分成幾個不同段落。
他在四歲時,舉家搬到錫菲市(Sheffield),他經常提到自己如何深愛這個城市,而他幼年時相當沉迷足球,除了是鍚菲聯球隊的擁躉之外,自己也參加業餘聯賽。到他也迷上音樂之後,經常兩邊奔波,一邊做巡迴演唱,但一到週末一定回家踢波,或去捧錫菲聯(Sheffield United)的場。
他跟朋友組成樂隊The Housemartins,但兩年後才勉強出版了一張單曲,沒有甚麼成績,又過兩年,才有機會推出專輯,憑藉單曲《Happy Hour》做出一點成績。在準備第二張專輯時,他們抽時間做了一張單曲《Caravan of Love》,是翻唱Isley-Jasper-Isley (算是 the Isley Brothers的分支)一年前的作品,竟然成了樂隊的唯一冠軍歌。他們用了清唱(a cappella)的手法,是歷史上第二首清唱歌成為冠軍歌(第一首是1983年,由Flying Pickets翻唱Yazoo的《Only You》)。
不過,突然的成就卻令樂隊有些迷失,隨後的單曲都不入十大,導致他們隊員分道揚鑣。但隨後推出的精選加B-sides《Now That's What I Call Quite Good》又取得一定成績,也是自己仍經常會聽的專輯,他們的音樂比較簡單,地道,歌詞滲透不少宗教和社會主義的信息,跟一般流行曲不同,或者還帶點憤怒,又不失一些幽默和戲謔,但也算是正面。
一年後左右,Heaton和兩位前隊友再次合作,還加上另一些樂手,今次較有趣的,是加入了女隊員,有時合唱,有時甚至是女聲獨唱。Heaton曾聲言他不太懂寫情歌,但今次打頭陣的卻算是一首情歌,不過,也不是一般的情歌。歌名叫《Song For Whoever》已露端倪,歌詞內提過的女孩名字至少十來個,要來送給意中人,肯定多災多難。而且歌詞又有抵死一面,例如「我打從心底愛你」大家一定聽得多,但「我打從鉛筆盒底愛你(I love you from the bottom of my pencil case)」便十分無厘頭了!但相信很多人都會心微笑,這首歌便有點先聲奪人,讓人對這隊名為「美麗的南方」The Beautiful South的樂隊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張專輯內的一首單曲《A Little Time》成為樂隊的冠軍歌,雖然這個成績沒法再複製,但專輯成績一直保持,在千禧年來臨前,先後得兩張冠軍專輯。樂隊一直持續到2007年,Heaton曾經推出一張個人專輯,但無聲無息,成績慘淡。後來樂隊解散,他簽到另一間唱片公司,而老板竟然提議他,將之前的個人專輯重新再發行,大概沒太多人知道認識。結果,成績比上一次好少少,但沒有引起任何漣漪。
他連續兩張專輯都十分強差人意,直至他在另一個音樂項目中,重遇舊隊友Jacqui Abbott,化學作用重燃,最後決定以兩人名義出版專輯,大為受落,專輯大部分名列三甲之內,就這樣維持到現在。
在2018年,Heaton推出一張事業回顧的專輯名為《The Last King of Pop》,包括他不同時期的熱門作品,全碟共23首歌曲,可算是絕無冷場。單聽這一張專輯,就明白他的才華。他的歌大都簡簡單單,有濃厚的舊式編排,有令人失笑的歌詞,又沒有特別浮誇或虛張聲勢,這也大概是娛樂的定義了。
聽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