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在內衣專櫃的時代

瀲瀲
·
·
IPFS
·
試內衣日常

我當過櫃姐,從華歌爾、思薇爾、黛安芬,到蕾黛絲、easy shop、羅絲美,最後一站是調整型品牌「露咪咪」。
如今那個牌子早已倒閉,只剩我偶爾想起它粉紅燈箱的柔光。

那時的百貨公司總是亮得刺眼。
我們穿著絲襪與三吋鞋,腰背挺得筆直,手上繞著捲尺,笑容不能塌。
每天要為顧客測尺寸、撥肩帶、扣鉤子,嘴上還得接住她們的不安。
她說:「我太胖了。」
我就微笑:「不會,這個版型剛好修飾線條。」

夏天最難熬,冷氣再強也擋不住汗。
手心黏滑,還得幫人調整胸墊。
每天午餐都在櫃檯後草草吃完一個飯糰,碰巧主管巡櫃就得假裝忙著摺內衣。
櫃檯裡的我們像一群被香氣和壓力一起包裹的工蜂,
靠業績、笑容與耐性過日子。

華歌爾講究工學設計;
蕾黛絲和黛安芬愛講故事,總在新品簡報上強調「女性自信」;
easy shop 與羅絲美則靠平價取勝,換季時一堆塑膠袋堆滿倉庫;
露咪咪主打「集中、托高、副乳收納」,
但後來沒撐住市場,門市一間間收。

那些年我幫無數女人穿過內衣。
我看過少女第一次被量胸時的不自在、也見過產後婦人望著鏡子紅著眼。
那時我以為自己只是幫人銷售布料,
後來才懂,我們賣的其實是安慰──
讓人暫時相信自己沒那麼不堪。

離開櫃檯的那天,我沒回頭。
再也不想穿那套制服,也不想笑著說服別人。
只是多年後再挑內衣時,我仍會先摸布料、看縫線、檢查背片設計。
這些習慣刻進手裡,怎麼都抹不掉。

現在我更喜歡網路購買平價內衣。款式穩定或者舒服。有鋼圈或無鋼圈
不再追求集中或深溝,只要能讓我呼吸。
那些年替別人撥好的肩帶,如今只想輕輕放回自己身上。
原來,穿得舒服,不只是布料的柔軟,
也是一種終於能放過自己的證明。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瀲瀲喜歡觀察人 尤其女人 左手散文右手小說 長篇作品連載於琅琅原創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不想被喜歡

連曖昧都得恰如其分

火鍋店的蒸氣與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