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英国的免费心理咨询
在英国一共待了三年,第一年充满兴奋和幻想,第二年就在不断面对现实的打压。入不敷出,边缘身份以及失业同时一起降临在我身上。在同龄人都大步迈入“成人社会”的时候,我好像还在原地打转。没办法去旅游,更没办法放松下来去欣赏这已经看了无数遍的异国风景——这完全不是我当初向往的浪漫游历生活。
加上恋爱关系的破裂以及友人的离开,我很长一段时间都陷在一种抑郁的情绪里面,于是就想到了心理咨询。我从朋友那里了解到英国的免费心理咨询,她告诉我为了排免费的心理咨询,她已经等待了差不多快半年的时间,而她现在已经失去耐心,决定回国之后再找付费的心理咨询师。
但她还是鼓励我试试看,毕竟我会长期留在英国生活。当时我并不确定自己是否需要排这个队——也许半年后的我就找到满意的生活状态了呢?但我的字典里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满意“这个词,所以无论如何,我总会需要一个类似于树洞的地方。
然后我就开始填写网上的基本信息表格,有填完了一份漫长的心理状况评估问卷。几天后有人电话联系上我,问我什么时候能做一个30分钟的电话咨询来进一步评估我的状态,再根据我的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安排咨询,以及这个咨询需求的紧急程度。我大概预料到我可能会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哭,但没想到居然在第一次30分钟的电话咨询里就哭得一踏糊涂。可知我当时心里真的有很多负面情绪难以排解,以至于陌生人一次简单的问好就足以让我的心理防线决堤。
第一次通话之后我很快就收到了邮件,他们说已经把我排进了免费咨询的队伍,匹配到合适的时间和咨询师后会进一步通知我。到这里为止一切都进行得相当流畅,那一次30分钟的通话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我当时情况,对面的声音很温柔,甚至有一种佛性。
之后差不多等待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突然在某一周,我频繁接到陌生电话,工作的时候通常没有空理会陌生的号码,于是就这么错过了对方的联络。差不多是我放年假待在家乡吃着西瓜的时候,我收到了邮件说他们尝试联系我很多次,但我都没有回复,现在想来跟我确认一下是否还需要继续接受心理咨询,而且他们已经找到了咨询师和咨询的时间段。我回复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但结果给我的时间都是工作日的上午或者是下午5点左右,对于我这种必须要到公司打卡的人来说实在是不太可能,于是他们回复说会继续帮我找其他合适的时间和人。
接着又是将近一个月的等待,错过了几次电话,终于在下班途中又接到了他们的电话,对方说可以约到周一的七点,我有些犹豫,因为我顾忌在说了一整天的职场英语之后,还要再说一整个小时掏心掏肺的英语。但最后还是答应下来,毕竟已经等了那么长的时间,即便我已经不再有那种特别沉重的心理负担了。
咨询的形式是网上视频聊天,第一次咨询的开头又做了一个心理状况的测试,然后咨询师姐姐开始问我:“what do you want to talk about today?” 而我是全然没有准备的,我一步一步被赶鸭子上架做一个本来没想过能做上的咨询,那时又是刚刚下班回家打开电脑的时候,我疲惫的大脑里真的是一篇空白,支支吾吾了很久。
倒也不是因为没有什么想说的,而是犹豫究竟要从什么角度开始切入。心理咨询的气场毕竟是一个我不太熟悉的气场,一时间我感觉自己像被老师抓去办公室的小学生,被老师问道:“你自己想想你都做了些什么?”
最后我选择开始莫名其妙地回顾人生,用差不多40分钟的时间把整个人生故事讲了一遍。期间不停观察咨询师的表情,看她有没有感觉到无聊,我会一直设想她的立场,想象我究竟是她的第几个客人,她到底听过多少类似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烦恼,她会不会选择性的关闭自己的一些感受来防止对每个客人的过度共情?
我也跟她讲了我的顾虑,说我感觉自己和她讲这些事情很不自然,我会不停地设想她的立场,她回复我说这场咨询就是关于我的,所以我讲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我只需要做我自己就行了。
我们讨论了究竟什么是“自己”,她问我能不能形容一下那个“真实的自我”。我说我觉得没有一个所谓的真实的自我,这个概念太抽象了,我也很难形容,如果非要形容的话,我觉得自己就是“周围的人和事物身上的特质和灵魂碎片的总和”,因为比起形容自己,我能习惯形容别的什么人和事,我也是通过一步步模仿他人才变成今天这副样子的,所以真实的自我就是流动的,是外界各种人和事物的在某人身上一瞬间的闪现。
她显然不希望和我在这里讨论这些,她说她感到很抱歉,因为我不觉得有真实的自己这件事情,她觉得一定有什么特质是只属于我的,我的心灵深处一定有什么东西是独特的,我应该去拥抱那个部分才是。而我不觉得这是一件值得抱歉的事情,不一定要有一个关于我的总结,我才能感受到快乐和幸福,我可以把自己交给大自然,也可以被这个世界消化,变成这个世界循环的微小养料,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结局,我觉得太执着于寻找自我这件事情似乎是无止境的,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我的整个青春期都在围绕着自我寻找展开,而这么多年的人生经历和持续思考并没有让我在这个议题上取得任何成就,我依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
”那如果非要让你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核心特征呢?哪个瞬间的你是最像你的?“咨询师姐姐问我。
我说:“疯狂的时候,无所顾忌的时候,沉醉于某种热情之中的时候。“
她说:”那就是真实的自己。“
这个时候我突然觉得,原来她要的不是我认为正确的答案,她要的是我任何关于具体生活细节的回应,因为”我不存在“或许和心理治疗的逻辑是相对抗的,我确实是由什么构成的,但这不意味着我就只是构成我的部分而已。为了向内观看自己,我总是需要我说点什么更直觉,更人性化的事情。
就在这样的来回之间,连续好几个周一的咨询,过程中总是少不了她一直追问我:“所以你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你能再展开讲讲你刚才说的这个看法吗?“”是什么让你这么认为呢?“”所以你究竟想要什么呢?”她一直试图总结和复盘我每一次杂乱的叙述,然后告诉我,“我明白,确实,你很不容易”,等等一类安慰的话语。
要说这些咨询究竟有没有效果,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的,因为我真的很少能这么被人刨根问底,一直不停追问自己是谁,自己究竟有什么样的感受,以及这么高密度地向一个陌生人全盘托出人生的大多数片段和经常不愿意谈论的想法。它帮助我集中地观察和梳理我复杂又无序的情绪,并且锻炼了我的英语口语——万物皆是学英语。
但要完全依靠它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几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毕竟是一个陌生人,一个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士,她不会和你交换很多属于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你们之间很难建立起真正的链接,这个过程其实还是有点辛苦的,就像一场马拉松,一个人对着陌生人讲话的马拉松。所以有时候心理咨询的效果可能不如找朋友聊一场天的效果,只不过成年之后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能找到这样一个愿意和你畅聊和交换情感的朋友,所以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朋友。
如果问我就要不要去做英国的免费心理咨询,我的答案是如果你的状态并没有到非常紧急的情况,或者说你不确定自己的情况算不算紧急,可以尝试一下。它至少能给到你一个快速的安慰和测评,至于测评以后要不要再经历一段漫长的等待去参加正式的咨询我觉得也要看每个人的情况,首先你能不能等这么久,以及等待之后它安排的形式和时间是不是真的适合你,都是要排完队才能知道的,而且因为是免费的治疗,咨询师的作用和资历也是完全不确定的。还要看看你的英语水平能不能经得起一个小时左右的自我独白,我不知道有没有专门的中文咨询师,但是我确实不记得有这个选项。
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