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寫作者的暑假

陳伯軒
·
·
IPFS
·
實際上也是如此,我一天天的老去,一天天地離死亡越來越近,而我沒有「跑起來」。畢竟寫作本身就是種拼盡氣力與時間賽跑的遊戲,我們有太多想說的話,而時間永遠不夠。

寫作者可以放暑假嗎?

這問題我實在無力回答,嘗試用口舌拼命解釋,不如就實際體驗?!

所以今年夏天我什麼都沒寫,看著筆記本內前一篇的文章標示著五月十五號,而今天又再度把雙手放上鍵盤的日子卻已是九月二十號。整整四個月我什麼都沒有寫,別說只是「放過自己的堅持」或什麼之類的,我根本就是完全拋棄寫作者的身份,沒有練習也沒有產出,就只是糊裡糊塗地在太陽升起又日頭將盡的日子裡隨意呼吸、隨意過活,就像是個只會呼吸的肉塊,我什麼都沒幹,就是「活著」而已。

也許對於少了文字的產出,寫作的那個「我」就如同死了沒兩樣,在本該留有印記的時光中蹉跎生命,在茂密生命恣意生長的夏日時光間,我就只是「呼吸」而已。

是的,今年夏天我非常的懶惰,懶惰地什麼都沒做,讓文字面的我就這樣死去,在所有本應該留下足跡的沙灘棄守,在任何地方都無消無息,即使是在我個人的寫作筆記本中。

我在做什麼?

這個夏天我到底做了什麼?

在這即將邁入秋天的日子裡,在依舊濕熱的午後雷陣雨後,我究竟做了些什麼?


非常老實的說,我在玩遊戲。

我在電子遊戲的把戲中安靜地沉溺,我花了好多時間在與人交往,更多時間則是在「提升等級」,我並沒有做些所謂「有意義」的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想都可以說是毫無意義,數字等級對於在超市採買,站在我後方等待結帳的大叔來說毫無意義,也對路過我家門口邊,準備接送孩子上下課的母親毫無意義,當然也對任何一位寫作者來說,把「僧侶三轉成祭司」完全就是件毫無意義的事。


但我就是想做,我就是想耽溺在毫無意義的事上,然後跟我本不該熟識的,生活圈以外的人類溝通說話,用文字在每天每夜的日子裡往返,如同螞蟻在爬過彼此身邊時,不由得碰觸觸角來交換訊息似的,我喜歡這件事,即使交換來的資訊毫無意義也樂此不疲。

社交的需求使我沉溺在另一個世界中,認識別的靈魂,包裹在毫無關聯的電子皮囊中。我了解他,而他也清楚我的能耐,我們彼此都在另一個數位世界中真實的活著,即便對螢幕外的「他」毫無所悉也一樣,在此刻我們都只在乎這世界中的真實,而無謂真實中的世界。透過鍵盤傳遞出的訊息是真實的,穿過遊戲世界中的電子訊號是真實的,那麼此刻的我與他,就實在地活著,實在地存有。

於是我在這樣真實的存有中沉浸著,追逐不斷提升的等級,一次又一次的交往與生活,我無法說這樣有什麼「意義」,但當遊戲左下角對話匡中又跳出了各色五彩斑斕的訊息後,我總會心一笑,就像是有無數人在同樣的廣場中彼此聊天,於是被遺留在世間其中一角的我也因此感到安慰,因此感到「被陪伴」,我想這就是無比孤寂的靈魂在漆黑的夜晚中,當意識瞥過螢幕時的感受,一種療癒、一種連結。

但不論我怎麼詭辯,對於「寫作我」來說,這個夏天就是毫無作為,我什麼都沒做,像是個隨著時間流逝而腐爛的肉塊,實際上也是如此,我一天天的老去,一天天地離死亡越來越近,而我沒有「跑起來」。畢竟寫作本身就是種拼盡氣力與時間賽跑的遊戲,我們有太多想說的話,而時間永遠不夠。

時間是種有限資源,而我揮霍無度,如同放暑假的孩子,在日正當中時午睡,在一早起床後打開電腦「練功」,追尋快樂的本能驅使著我安逸地享樂,多麽美好。

攝影師:Kindel Media: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7294663/

是的,多麽美好。

我有多久沒這麼隨意了?我有多久只記得責任與義務?不論是對家庭、對人生、對身為一位「大人」來說,責任都太過沈重,而嬉戲總感覺是件不被允許的事,只能心懷罪疚地玩著,然後在隔天工作時想著、在接送孩子上下課時想著、在陪老婆說話時想著,想著另一個電子世界的自己,包裹在某個華麗外觀下的相似靈魂。

但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只在乎自己,拋下俗世的枷鎖,純粹為了自己而活,我們在乎的再也不是小孩的尿布、部長的要求、父母的期待,而是「今天我可不可以三轉?」,又或是「我可以槍連擊幾下打死一隻鯊魚?」,完全脫離現實的軸線,用另一個外貌重新活過一次。

於是我在這溽暑間,以文字以外的方式又重新活過一次,我的第三人生並不長,目前約莫四個月大,還沒有打算結束這新人生,在遊戲公司尚未推進新進度之前,我想已足夠完滿,足夠讓我願意偶爾脫離一下兼顧「文字我」,足夠讓我再度用文字說話,再度檢視這段時間的揮霍無度,然後開心地像是個孩子一樣笑著。

雖然浪費時間,但我滿快樂的。

度過了個快樂卻虛擲光陰的夏天,這就是放暑假的真諦。

毫無愧疚之心。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创作・小说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陳伯軒喜歡文字,熱愛閱讀。怪癖是買了新書之後會一邊嗅書本的味道一邊吃吃竊笑。 [email protected]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