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書S2E1|意外時空之旅
第一天:
記一天中的某個時刻。
在你人生中某一天裡的一個特定時刻,可能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夜晚的靜謐反思,或者其他對你而言深刻的時刻,它如何在你的人生中留下印記?它可以是平凡的日常節奏,又或是有其意義的轉折點,在這個時刻,你看到的事物、感受到的觸動,讓你有著怎樣人生的體悟?
2018年8月11日
在從波爾圖飛往博洛尼亞的飛機上看佩索阿,腦海裡有很多對話,可我至今不知究竟「惶然錄」和「不安之書」是不是一本書的不同譯名。
剛剛在想,如果大腦有一種錄製功能就好了,就可以把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思考與對話記錄下來,而不需一台機器,或紙筆,也不需要安靜的空間,或一扇窗、一桌一椅。
人沒有這項功能,大概也是有原因的。思考人人都會,但思緒易逝,只有寫下,才是思想存在過的證明。「記錄」是人類在「主觀」與「存在」的對峙中發掘出的一項潛能。每個人本只是一種存在,只在存在的時候存在,但記錄的能力把這種有限的存在延長了。
所以我最終從包裡拿出紙和筆,寫下本會離我而去的此刻想法。於是想法在此刻留下印記。

2019年11月13日
我坐在喧鬧的小飯館吃冒菜,耳機裡播放著貝多芬第三交響曲,感覺到肉體與靈魂的友好相處。
2019年12月17日
推石頭的西緒福斯——今早想到,反叛的行為只有注以反叛的意識時,反叛才成立。如: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推石;
很多人以為推石的軌跡便是自己人生的軌跡;
很多人知道自己在推石,把推石的軌跡當作自己人生的軌跡,此屬接受命運,「認命」,這種情況最具誘惑性,因為看起來很似「反叛」——明明知道自己在推石,仍舊去推。而它不是反叛的原因正是此行動沒有「推石便是抵抗」的意識作為前提,行動者並不知道自己行動中的哲學意味。
恐怕後者很普遍,也是人們聊以自慰的思想基礎。但不是所有推石之人都是加繆筆下的西緒福斯。
「永恆」也不過是人類自我膨脹似的追求表象罷了。真正的永恆並不存在於人類的話語體系裡,也不存在於人類的精神文化成果裡,因對精神文化成果的保留過程就無可避免地滲入「選擇意願」——不管是植根於個人還是集體。
真正的永恆是存在的,但無法被人類記錄。且一旦有人試圖記錄或冠以其名,就與它失之交臂了。

2025年8月9日
早餐時忽想起之前報名的三日書應該快開始寫了,登入後發現已經錯過好幾天。再一讀活動介紹,咦,這次寫作期包括整個八月?
看到第一天的題目,就想到幾個月前搬家收拾打包,翻看記事本時拍下的一節。當時讀到,完全不記得曾經記錄下的這一瞬間;而當時寫下這些字的時候,也沒想到多年後會搬到波爾圖生活,在不曾設想過的時空和情境下,回看曾經寫下的文字。
正如記錄的那樣,想法因為書寫留下印記。否則大都被忘記。讀這已不記得的書寫,就像是讀一個陌生的自己寫給時空的信。過去那個時刻的未來,是現在嗎,還是更遠的未來?
也曾刻意地記下某一個平常瞬間,沒有用筆紀錄,而是在那一刻,強迫自己用思維在腦海「刻錄」,沒有什麼特殊要記錄的原因,僅是為了記憶而記憶。於是我常常想起在大學時的那個夏日夜晚,我獨自坐在圖書館二樓的室內露台,在書桌前聽到學校廣播站的節目音樂聲響起時,突然決定「我要永遠記得這一瞬間」的那一刻。
想要尋找看看有沒有對那一刻的文字記錄,卻在不同的記事本裡翻到更多從記憶逃走的想法和時刻。我擷取一頁抄錄於上方。中途停頓時,又想何不就此寫寫今日這一轉輾過程。
這就是今天這一刻,因思緒流動而串起過往的時空碎片。不知筆下這一片又將拼起未來怎樣的圖景。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