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倒了,人走了,然後呢?

Oakley
·
·
IPFS
·
不幸的事一再發生,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昨天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件,台中逢甲大學有棵榕樹倒塌,造成1死3傷。在台灣,樹木跟我們的生活很靠近,走出家門就可以很輕易地見到大樹,這些樹木其實大多都很不健康,傾倒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難道我們就要一直生活在隨時可能會被大樹砸死的風險嗎?有沒有什麼是我們能做的?

在紐西蘭,私人的樹木除非被列管為保護樹,不然政府是無權干涉屋主要如何處理自家的樹木,但是在公有地上的樹木就完全不一樣,公有地包涵公園、街道、車道等區域,這些區域的樹木全都由政府管理,並且擁有規範去避免這些樹木被不適當的照顧,同時在政府部門裡的樹藝師會評估樹木的狀況,以及驗收施工廠商的施作品質。通常這些樹木每4到5年會做一次全面性的整理,並確保這段時間內都是由同個廠商負責施作,其餘的時間只針對居民的回報進行目標性的修剪,通常會是樹木生長到太接近房屋建築;遮蔽到交通號誌或標牌;太接近電纜線;斷枝或大枯枝清除;樹冠的底層過低影響到車輛或行人的通行等,這類在短期內會產生危害風險的問題。

回過頭來看看台灣的現況是怎麼樣,私人的樹木同樣需要列管為保護樹,才會受到政府的監督,但政府並沒有一套相對完整的制度去執行監督,同時制度也是由地方政府自行制定,因此有的縣市有規範有的縣市沒有規範。再來,公有區域的樹木每一年都重新招標,這樣讓照顧的行為得不到長遠的規劃,除此之外,政府內的承辦人員也不具備專業能力,無法判斷施工廠商的施作品質,以及做出對樹木更友善的長遠照顧規劃,最後就變成廠商有作就好,樹木的健康與否和是否會對周遭環境帶來風險都不在考慮的範圍內。

身為一名從業人員,看到這樣的事件發生感到很感慨,一方面是有人因此離開了,另一方面是不久的將來,其他的樹木將被受到粗魯的對待,這樣的對待看似是在降低環境風險,殊不知是在創造一個又一個的風險,而這些風險會在未來的某一年中顯現出來,然後社會又會指責那些又高又大的樹木很危險,卻從來沒人去指責當年粗魯對待樹木埋藏風險的這群人。


< 資料來源 >

逢甲大學女學生目睹男友遭壓樹下 消防鋸樹救援仍不治:www.cna.com.tw/news/...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akley嗨,我是一位來自臺灣的樹藝師,目前正在紐西蘭打工度假。這裡將會分享關於職業安全的想法,以及樹木、植栽的資訊,如果你也對這些領域有興趣,歡迎跟我交流。 https://campsite.bio/lpin_tw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人本思維與環境教育

你的樹木不是你的樹木

樹木介紹
8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