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秩序與快餐
松屋背後的日本日常

識人好過識字
香港流行觀念背後的社會邏輯與深層矛盾

你住哪儿?
这篇以日常细节拆解马来西亚的住房—阶级秩序:车可租、房须供;地址变名片、社交成电梯;“安邦”一地两面;组屋与公寓的金融外壳化;保安象征体面与边界。

分工:亚当·斯密的针厂,到今天的你我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写过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在一个针厂里,如果每个工人从头到尾自己做一根针,一天可能做不出二十根;但如果把工作分成十道工序——有人拉丝、有人切断、有人磨尖、有人装头——那么同样的人手,一天能做几千根针。 这就是“分工”的威力:让效率像开了挂一样往上冲。 两百多年过去,我们的生活几乎都是分工的产物。 软件公司里…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的老梗,为什么现在还在用?
前几天刷到一个帖子,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谁家便宜就买谁的,大家各取所需”,底下有人回:“这是看不见的手啊。” 我突然想,这个词从十八世纪一直用到今天,还挺耐打的。 亚当·斯密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你不需要一个中央大脑来安排谁种多少麦子,谁织多少布。每个人只要出于自己的利益去做决定——农夫想多卖麦子,织工想多卖布——最后整个市场…
生活觀察|被資本主義剝削的我們,所知所觀所感都只是資本增值的工具
為什麼現代人這樣放任資本主義腐蝕掉我們的快樂?

从文字里看人
阿荣用闽南话写字,也把自己的一生,慢慢写进了纸里。
佛山蚊子多,不只是天气的锅
佛山顺德基孔肯雅热病例暴涨,7月26日全省4824例,佛山占98%。这不是气候的锅,也不是病毒变异,而是经济困局带来的连锁反应:制造业和家装行业倒闭,失业潮让人从工厂走到户外,消费降级催生公园露营热,财政紧缩导致蚊媒治理滞后,结果蚊子成了替罪羊。灭蚊容易,灭失业难,这场疫情是佛山社会结构病的警告。佛山是前兆,中国是底色。
台湾大罢免,没成功,为什么我不觉得是失败?
这次台湾大罢免,24席全数守住,看上去是一场“失败”,但真的是吗?投票率创近年新高,选民却没被情绪绑架,这恰恰说明制度还稳,社会还有自控力。民主不是每次都要高潮,不是“罢掉才算赢”,而是让制度经得起考验。别急着散场,823,还有下一波罢免,戏才刚开头。
献给风的颂词
这是一首写给“风”的颂词,看似赞美,实则暗藏锋刃。风,是秩序的象征,是无所不在、从不认错的力量。它要求一切弯曲、整齐、低头,把掌声涂成美德,把镣铐装扮成花环。在它的世界里,顺从被称为自由,沉默被封为赞歌。
蚊子、和尚与腐败
基孔肯雅热和和尚腐败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同源:坏环境养蚊子,烂制度养贪欲。病毒不是凭空而来,和尚也不会无缘无故贪,一切皆因积水与漏洞。问题不在杀蚊子、抓和尚,而在清理那片滋生污秽的泥潭。别怪蚊子,别怪和尚,先怪环境。
從南京到台北:不忘初心的那個買辦少年依舊風華正茂🤗
三民主義者,謂民族、民權、民生三者缺一不可,並進齊修,乃為本義。」——孫中山,《三民主義》講稿,1924年 一個買辦體制的真正魅力,不在於它多能討好列強與財團,而在於它能反覆穿上不同顏色的外衣,讓被治理者以為自己在做選擇。從南京到台北,這位風華正茂的買辦少年,只是學會了在鏡頭前扮演各種角色:保守的自由派、改革的建制派,偶爾還穿上街…
成熟的代价,是不是丢掉了热情?
有人说,成熟是长大的标配。听上去像是一种奖励,但仔细想,这话可能是世界上最冷的笑话。因为所谓的“成熟”,大多数时候,只是你不敢了。 你不敢冲动,不敢放手,不敢再给自己一点浪费的空间。你努力表现得理智,努力显得懂事,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一点点收起了锋芒,一点点丢掉了曾经让你心跳的东西。你不觉得吗? 我前几天去见了几个老朋友,饭…
忙是麻醉,闲是放大镜
我们习惯用‘忙’填补恐惧,却忘了忙不是答案,只是麻醉。闲不是天堂,而是一面照妖镜,照见你最不想面对的自己。那么,你现在,是在忙着生活,还是忙着逃避?

社會很噁心;但是我們真的有必要去在意嗎?
社會上的惡意;不是我們忽略善意的理由
我们真的需要一个不会死的“AI人”吗?
昨天我刷到一条很短的动态。 一个人用语音模型,复刻了父亲的声音。她说:“我知道他已经不在了,但我想再听一次他叫我小名。”接着她点了播放——耳机里传来的是一个温柔的男声,“回来啦,吃饭了。” 她没说什么其他的,但我坐在屏幕前,愣了很久。 最近几个月,越来越多关于“AI复活亲人”的新闻浮出水面。 有人用文字模型,让母亲“复活”在对话框里,和自己…

詩與繁衍的想像
想像隨時都在進行,我們像魚缸裡的魚,關於人工流產的議題如水般存在於我們周圍,但卻很少察覺,而它又是那麼值得去看去討論。

演算法真的懂你吗?它只是在揣摩你像谁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打开短视频 App,只是想看一眼,结果两个小时就没了。 你以为是自己懒,但其实,是平台太懂你。 我是一个做视觉算法的工程师,日常的工作,就是训练模型去识别视频内容的“吸引力”,然后—— 让系统更“聪明”地把这些内容,推送给更容易上瘾的人。 推荐系统怎么“看穿”你 先说最核心的一句话: 推荐系统不是为了让你满意,而是为了…
稳定不是安全,是一种幻觉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稳定”——找份好工作、买套房、进个体制,人生就稳了。可现实一次次提醒我们:稳定不是安全,它只是暂时没出事。疫情、裁员、政策巨变……这个时代早就不提供确定性了。真正的安全,不是来自合同、身份或系统,而是你面对不确定时,还有选择的力气。这篇文章,只是想诚实地说一句:稳定是个幻觉,别再拿它安慰自己了。

马斯克建党,不是搞笑,而是我第一次感觉:制度自己开始生锈了
其实我不太想聊政治议题,但。。。在马特市聊马斯克,也许挺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