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世代
IPFS
疫情之后,校园渐渐变成暴力的温床。
媒体惊呼、家长恐慌、校方道歉——
像重复播放的广播剧,每一集都一样。
制度老了。
体制还在纸本时代,
但学生早已活在算法的世纪。
校规、训导、班会、讲座——
全是上个世界的仪式。
他们信号满格,我们卡在加载中。
十二到十六岁的少年,
正站在断层带上。
他们错过了“恢复”的世界。
社会重启那一年,他们没有复原。
他们的世界由封闭社群组成,
圈外人看不见,也无法介入。
他们有自己的规则、表情包、审判与笑点。
外人看不懂,于是说他们“堕落”;
其实那是自治,只是不属于我们。
过去的教育靠模仿传承。
学生模仿老师,孩子模仿父母。
但如今,大人不再是样本。
他们看着父母在留言区骂人,
看着政客在镜头前撒谎,
看着网红用哭脸卖商品。
他们早已学会这一切。
语言的权力从理性转向情绪,
情绪成了新的货币。
孩子只是接过了这套经济系统。
他们在社群里经营自己,
计算点赞与仇恨的收益。
暴力,只是他们的“短视频”。
别以为他们不懂。
他们在扮演我们,
在练习如何像大人一样失控。
情绪是他们唯一被允许的权力,
也是他们唯一能交换的资源。
学校讲“情绪管理”,
但社会的主课题是“情绪经营”。
广告卖的是感动,政治卖的是恐惧,
新闻靠愤怒续命。
孩子看得明白,也演得像。
所以校园的拳头,不是突变,
而是模仿的延伸。
一拳一脚,都是我们教的。
左派捡到词了:“你的孩子在看你的留言!”
这话没错。
问题是——孩子看见的不是分歧,
而是大人如何靠情绪赢得掌声。
他们不过是把这套学得太快。
断层,不在他们之间,
在我们与他们之间。
他们的暴力,是我们情绪的回声。
听起来陌生,
其实那声音,一直都在。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