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路,何以为终,何以为人
“终于做了这个决定,别人怎么说我不理,只要你也一样的肯定。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随你去......”,歌词这样唱道。
这是一首鼓励人们勇敢追求爱情的歌曲,曲调优美,歌词动人。尚年少时,也对故事中美好爱情向往不已。到如今逐渐步入中年,满脑子只有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
大的还小,即将两岁,二的还在妈妈肚子里。妻子全职在家带娃,我则挣钱养家。幸好老两口身体尚佳,负担稍轻。
到此为止,都还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默默无名的老百姓的生活写照。绝大多数人,大差不差的,一辈子都这么稀里糊涂地过着。
我是90年代在农村出生,见识过中国穷的时候,还记得当年宣布加入WTO,铺天盖地的宣传庆贺,我那时还小,不懂其中的好处,只知道这是知识点,以后要考。到了08年过后经济更是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到眼下各种的高科技和应用目不暇接,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有种小时候读过的课本里描绘的科幻世界照进现实的即视感。有时候停下脚步,回顾过去,不得不感叹,变化真大。
我们这代人,受过有限的穷,但没怎么吃过苦,后来日子更好了,眼界见识,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直观的一点,公知们混不下去了。以前出过国的少,而且国外生活条件确实是比中国好很多先进很多,但到了我们这代人,出国留学、旅居,甚至在国外创业的也大有人在,“国外”不再笼罩在桃源的迷雾下。特别是在当下自媒体泛滥的互联网上,国外丑陋守旧的一面也暴露无疑。
网上都说最不崇洋媚外的中国人应该从00后算起,想想也挺有道理,从小在公知洗脑下成长起来的,多少有点迷信德国精工制造,日本匠人精神,美国自由民主等等概念。哪怕现在自认为已经精神“觉醒”,但买什么东西的时候,下意识地还会觉得“进口”的比较好。商家也很会利用这一点来赚钱,明明在本国生产,非得先出口再进口回来,一来一去,价格噌噌地翻倍,别说,国人也还真吃这一套!不过依我想来,这套路也用不了多久了,待我等落后思想的“余孽”退出社会主流劳动力市场,没有消费能力之后,商家这套把戏在新生代面前大概是玩不转了的。
近几年,读过几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日子过不好了。一边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一边是缘起性空清静无为。不知是否本人没有慧根,几乎无法平衡精神和现实。自我诊断,还是书读得太少,没有增长足够的智慧。一度十分羡慕李叔同,说出家就出家了。曾几何时我也动过此念,却实在无法割舍这红尘诸事,情和欲占据了我所有的勇气。上有老,下有小,还有约定相伴到老的结发妻子,这让我如何忍心抛却他们,去追求自己的内心平静,如此自私,若真为此事,我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还如何谈平静,也就没有下文了。
既然不能出家,在家修行也是一样的,我如是想。现实却是,杂事冗繁,无穷无尽。生活也不总是平静如水,日复一日,总有三灾五难不时地来考验你对生活是否真心。这大概就是红尘炼心吧?希望我不会被炼废。
在生活的打磨下(特别是婚后),我逐渐认知到自己性格的某些缺陷——比如遇难事先逃避。也仅认知而已,修正它,无疑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还有智慧,但我样样都缺。所以才有性格缺陷?这不死循环了嘛!定下心来,认认真真思考,要如何打破这种循环,最后思考的结果就是激发责任心。我已不再少年,而是步入中年,有了自己的家庭,这世上有我需要照顾的人,在我身后的人,我要为他们消灾解难,这是不容推卸的责任。再难再苦,该做的事要去做,该面对的要去面对。也许这是生而为人的意义之一。
往往麻绳专挑细处断,当你以为自己吃够了生活的苦,往后日子定会好起来,生活则会不紧不慢地告诉你,这可能是你的极限,但不是我的。
这么多年,我一直顺风顺水,感觉运气一直很好,虽然彩票没中过大奖,但自己的小日子却是过的潇洒惬意。终于,有一天当责任压在肩上,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以前的潇洒,是因为无牵无挂,说白了就是没心没肺,拿着点工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当然可以潇洒惬意。眼下却深深体会到焦虑和绝望。工资几乎不涨,消费降不下来,职业生涯眼见得快到头了,人还在迷茫中寻不到出路。下一份收入要从何而来?我还能活多久?要是我没了,我身后的人怎么办?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话题,现在摆在了眼面前——赤裸裸、血淋淋地现实。
生活不是一个好老师,他不懂什么循序渐进,也不会因材施教。他只是个不称职的程序员,随心所欲的编制程序,也不管程序运行环境符不符合,程序有没有漏洞,潦草地写完代码,最后统统丢给你运行,让你自己创造环境,自己解决问题。都搞得定?那再来一个吧。下一个程序是好是坏,天都不知道,何况我了。
有的人乘风破浪,享受其中;有的人步步为营,旗开得胜;有的人坐享其成,恣意妄为;而有的人摸爬滚打,颗粒无收。从出生那一刻,世间再无公平可言,天赋才情,资源背景,无一不是差别。虔诚地发问,普通人,何以为路,何以为终,何以为人。希望若干年后,我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2024.11.27 晴 多云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