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身邊的長女們
身為長女,好像彼此之間會有共鳴。我的朋友不多,卻恰好身邊的女性友人完全都是長女。所以當我意識到「長女」對自己的影響時,她們的樣子一一浮現在我腦海中,分別來自不同家庭、相似又不相像的長女們,讓我看見不同的手足互動和長女的角色。
我發現有的長女一早就逃離這個位置。長女A選擇做最叛逆的那個人,我知道她從小有主見,和父母有很多衝突。我在想她是如何逃脫的時候,卻想起她的大妹很快就補位上來,一邊抱怨姐姐過得很隨心所欲、惹爸媽生氣,一邊成為父母身邊最得力的女兒。也許有人站在這個位置上,原本的長女也就可以做自己了,
也有很會掌握家庭關係和長女優勢的長女B,聽起來她們親子之間多少有些嫌隙,但大事上還是會聽她的話,因為她精明幹練,行事果決。不然下面弟弟妹妹靠不住,爸媽倒是相信這位長女的用處,這樣也是好事。總比想靠你的時候才依靠,不想靠的時候對你的懷疑又那麼刺眼。
長女C沒有弟弟,只有一個妹妹,我原本想也許問題就不會太嚴重,不過家人對兩人的差異對待就更為明顯。性格更為溫順的長女,看著會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妹妹,好像總是覺得無奈,但在諮商的幫助下,她也很懂得如何愛自己。
我很喜歡長女D的故事。長大賺錢以後,受夠父母總想拿她的婚姻滋養弟弟們,於是堅決不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伴侶狀況,免得他們指指點點、不斷催促結婚生子。不論父母使出多少話術,她都不再透漏任何細節。
比較心疼的是長女E,曾經家裡有處理不完的鳥事,只有她一個人來回處理和面對,而手足和其他家人卻沒有人能伸出援手,但幸好她成長的過程中,有其他女性長輩的照顧,至少不用見證資源的傾斜。
她們之中也有很認命的長女,不像我一樣抗拒著(我小時候也好想要有哥哥),對家人十分親和,至少我是看不出她作為長女會是種壓力。
有些人和手足像朋友,有的因年齡差距大其實沒什麼交流,但他們好像都沒有像我當時陷入一種非得拉手足一把的狀況。家庭功能是否健全和手足的關係也許有關,這些種種讓我重新思考我和手足之間的關係,應該怎樣才會更健康。
而我最大、最後的一次掙扎來自離家。坐上計程車那一剎那覺得帶著包袱離家,對媽媽太狠心,但也是那一刻,從來沒有那麼清晰地看見自己和母親之間,那早已亂成一團的因果。但是如果不這麼做,我也許永遠無法開啟新的生活。(縱使多少帶了過去的陰影來到新的家,但距離換來自我觀照的空間。)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