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書之一|標記回憶|破紀錄
前陣子業績破紀錄了,我只開心了一下下,但我卻有很深的負罪感。
這個消息像一道突如其來的光,直直打在我身上,無法拒絕,也無法躲避。
至於那是什麼,我想不太重要,但那個成就,確實客觀來說,很值得驕傲。我其實不想去渲染破紀錄的那一刻,那不是驕傲的展示,而是答案的到來,清楚到近乎冷酷。我在出差途中,還在城市裡奔波著,一場又一場的趕著,沒有停下來的行程一邊還寫著報告,一面構思著被我留在出發地的專案任務,如何處理、如何溝通。
沒有鮮花掌聲,沒有冠軍舞台的氛圍。手機螢幕上的通知冷冷地跳出來,告訴我我刷新了紀錄。那一刻,我沒有揮拳、沒有大喊,也沒有流淚。只是抬起頭,深吸一口氣,把情緒壓在胸腔裡。接著繼續回覆信件,修改文件,準備下一場簡報。該處理的行政依舊堆著,該完成的工作還是必須如常進行。世界沒有因為我的數字被刷新而停下半秒。
我在心裡提醒自己,這就是我的日常。紀錄的誕生並不帶來奇蹟,也沒有讓天空忽然放晴。它只是被加進我的旅程,像行李箱裡多了一樣重量,提醒我拖著它繼續走路。
我很不想強調我破紀錄的那一刻我的得意。那是一個,我馬上就能知道的答案。它來得太快,甚至沒有懸念,就像公式運算的結果,只差一個按鍵就會顯示在螢幕上。這樣的時刻,本該有人為我喝采,但我的處境卻是另一種氛圍。沒有冠軍的光環,也沒有鮮明的勝利姿態。我的腳步依舊在趕路,我的手依舊翻著會議資料。紀錄誕生的同時,我只是一個機器,我就是應該如此,產出那樣的高品質。我沒有覺得非我不可,但我知道,換成其他人,肯定無法產出同樣高度,我是一台驕傲的機器,還在高速運轉著,簡單粗暴的把我的投入(忽略我過去所累積的努力和專業知識與工作經驗)換算成我執行的結果,那就是我的產出,自然而來的,我看到那個一飛沖天數字,,開心已經沒有邊際效應,1跟100和無限大已經是一樣的。
很多人恭喜我,一個正常的破紀錄的樣子。訊息的字句滿是熱情,卻因為隔著手機屏幕,我看不到任何眼神的重量。那些恭喜像是漂浮在空氣裡的煙火,繽紛卻轉瞬即逝,沒有留下餘溫。
我在笑,卻感覺不到笑意。嘴角上揚只是反射動作,是對外界的回應,而不是對內心的回報。我感受到自己的快樂很淺薄,像一片薄薄的水面,只要風吹過,就會皺摺破裂。紀錄的到來並沒有真的撐起我的胸膛,也沒有替我注滿能量。它更像是一面鏡子,把我的疲憊和空洞照得更清楚。
在那一刻,我已經隱約聽到另一種聲音,那不是祝賀,而是帶著攻擊的氣息。
我看不到他們的眼神,只能接收文字與聲音。可是在人群的另一端,有人提醒我,小心一場攻擊正在發生。紀錄的誕生,對某些人來說不是光榮,而是威脅。
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正被放大檢視。我的成績成了舞台的聚光燈,可在燈光之外,黑暗的角落蠢蠢欲動。有人帶著嫉妒,有人懷著敵意,他們不需要理由,只因我的光太亮,讓他們感覺到刺眼。這種攻擊可能是一句隨口的冷語,也可能是一個看似無心的動作,甚至可能是有計畫的詆毀。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感覺到那股針鋒相對。
就算是這樣,我終究是太陽。有烏雲又怎樣。烏雲的存在提醒我光的真實,它們試圖遮掩,卻無法改變我本身的燃燒。我清楚看到那些遮擋的攻擊,同時也看到保護的身影。有人替我擋下流言,有人默默地伸出善意,讓我知道在這條路上並不孤單。
高光並不是沒有代價。它不僅照亮我的成就,也同時招來陰影。當祝賀與攻擊同時湧來,我站在中間,彷彿成了一面鏡子,映照出人性的各種表情。有人笑著向我靠近,有人卻等著看我跌落。但無論如何,光依舊在我身上延續。
所以,我依舊高光。
但是站在榮耀的舞臺上,那個負罪感從何而來呢?
破紀錄的時候,太理所當然。我已經習慣把投入和產出連成等號,習慣把勇往直前的努力轉換成結果,再把結果換算成數字。這一切是如此自然,以至於我很難真的感受到喜悅。
我還沒熟悉如何愛自己,還不懂怎麼承接那份屬於自己的驕傲。於是我像是一台機器,被設定好程序,按照既定的規則運作。把時間、體力、心力投入進去,再等著系統吐出一個數字。當這個數字一飛沖天時,理應帶來滿滿快樂,可是我的心卻顯得空白。
難怪,當我的快樂的邊際效應早已消失。剛開始的突破或許能讓我感到激動,但當一再重複,當數字一次次刷新,驚喜逐漸褪色。我盯著那個成績,心裡浮現的不是雀躍,而是無法承擔的重量。因為我清楚,一與一百,甚至無限大,在我的心裡已經沒有差別。數字的躍升並沒有真正改變我,它只是冷冷地告訴我:這就是你應該做到的。
負罪感就在這裡悄悄生長。當我沒有因紀錄而歡欣鼓舞,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冷漠,是不是對他人來說顯得驕傲。好像我沒有表現出足夠的興奮,就辜負了那些祝賀;好像我沒有因成功而感到滿足,就對不起自己走過的努力。
這種負罪感纏繞著我,讓破紀錄的那一刻,不再是單純的榮耀,而是另一種審判。
總有那種人,等著看你出笑話。你跌一跤,他們會笑得比誰都大聲。還有一些人,並不是真的想與你競爭,他們只是不甘心你站在舞台中央。他們渴望表現自己,卻恨你搶走了光。你的存在,彷彿提醒著他們自身的不足。於是他們不斷在旁邊敲打,等待時機,看你什麼時候跌落。
即使你苦心準備著資料,像是抱著滿滿的禮物孩子要分送給別人。明明你已經盡力替大家設想,早一步預備,細心照顧每個細節,卻總是有人看不見這些心思。你手裡提著的東西很重,那些禮物並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想與身邊的人一同分享。可在某些眼裡,你的好意卻成了笑料的鋪墊。
身處人群,卻難掩孤獨。你明明被眾聲圍繞,有祝賀、有寒暄、有恭維,卻也同時被暗暗的敵意推擠著。那是一種矛盾的場景:掌聲與詆毀並存,善意與惡意交錯。你只能提著手中的禮物,繼續走下去。
這種孤獨不是因為沒有人陪伴,而是因為並非所有靠近你的人,都是真心希望你安好。光亮吸引祝福,也同時召來嫉妒。你在光裡,卻也在試探著黑暗的邊界。
怕什麼,妳有那麼多人祝福妳。為什麼要把詛咒放進妳的雷達呢?
是的,我確實看見了惡意,看見了那些等著我跌倒的眼神。但同時,我也看見了另一種眼神,那些真心為我高興的人,他們不需要華麗的言語,只是一個點頭、一句簡單的恭喜,就能讓我感受到力量。這些人不計較我站在什麼位置,他們只關心我是不是安好。
祝福與詛咒本來就會並存。我的錯不在於看見詛咒,而在於我把它放得太近,讓它佔據了心的頻道。其實我完全可以選擇,把注意力放在祝福上,把那些惡意交還給風。只需要一個溫柔卻堅定的聲音,就能把我從紛亂中拉回來。我提醒自己,不要低估那些溫暖的存在。就算他們的聲音不如流言喧嘩,但他們的真誠卻能沉澱在心裡,像水一樣滲透,讓我恢復清明。這些祝福才是真正值得收納的禮物。
於是,調整雷達。當外界的雜訊傳來時,我選擇忽略它的頻率,讓它像靜電一樣自動消散。我要收進來的,是那些支持與信任,是那些願意與我一同分擔重量的人。
怕什麼。我依舊在光裡,因為我並不孤單。
沒事,我依舊高光。
高光不是因為沒有烏雲,而是即使烏雲壓境,我仍能照亮自己。太陽從不質疑自己的存在,它燃燒的同時,總會有人感受到溫暖,也總會有人嫌它刺眼。那不重要,因為太陽不是為了誰而升起,而是為了完成它的本能。
我曾經提著沉重的便當,彎腰走過那些不被理解的時刻。那份重量讓我知道,成就從來不是一個輕盈的光點,而是一份需要扛在肩上的責任。就像手裡抱著滿滿的禮物,有時候別人看不見你的用心,只想看你跌一跤,可是這不會改變禮物的價值。它依舊是你帶著真誠準備好的東西,能分給真正願意接受的人。
高光也不是單純的舞台效果,而是經過掙扎、負罪、攻擊與祝福後,依舊能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它不是一個瞬間,而是一種姿態,一種選擇。當我願意繼續走下去,願意不被惡意淹沒,願意將祝福收進心裡,那光就不會熄滅。
所以我對自己說,沒事。我依舊高光。因為這光不是外界給我的,而是我願意燃燒的證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