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在愛的路上|重構生活 20251108
在進入碩士班之前我曾經想過:不知道碩士班的意義為何,周遭所有大學朋友幾乎畢業後就直接進入職場,而我在大學期間就已經被家裡告知:必須要上碩士班,在設計科系裡碩士學歷真的可有可無,畢竟講求的是硬實力,只要實力夠好,學歷真的無所謂,於是我就抱著這樣的想法進入了碩士班,這也變成了束縛著我碩士班生活的枷鎖,幾乎八成以上時間我都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為何要念碩士班。
今日的題目是甚麼樣非主流的選擇讓自己很有成就感,而我的前提就不太一樣了,這不算是我的選擇,起初我也完全沒有成就感,我們的教授也是有名的很忙,絕大多數時間都要靠自己,而且講話較為直接,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或是應對方式,不然很容易受傷。
但事後想想,我真的從教授身上學習到很多。
碩一當教授某一堂課的助教,我發現教授在跟學生們討論的時候都會掏出一本大筆記本,記錄他們的討論內容,畫一些心智圖、圖表讓學生可以更容易理解它專案的優缺點與設計優化方向,那本筆記本除了討論外也用來記錄教授的行程、聽同學分享的紀錄內容,而我雖然一直都有寫手帳的習慣,但不會隨身帶著一本筆記本。
看著看著,我決定嘗試效仿教授在筆記本上紀錄很多事情,突發的靈感、論文的重點、設計的修改方向等,直到我畢業後,已經寫完兩本完完整整的筆記本,裡面充斥著閱讀文獻的摘要、有興趣的領域重點,還有時不時勉勵自己的話,甚至於是那些做計劃到一半、寫論文到崩潰的時刻落下的句句抱怨與質疑,現在看來都成為我的一部分,我感到開心、釋懷也充滿成就感。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像是教授敏銳的觀察力、直指關鍵的建議,還有在我真的要爆炸崩潰時穩穩接住我的那一長串話語,讓我學習到了很多很多,也因為教授最開始的一句話,讓我獲得了或許是碩士班最重要的成果,在設計計畫內容的時候,教授跟我說:雖然他們計畫提出去已經有一個原型,但我可以任意修改,要把這件事幫成我的作品來做。
因為這句話我開始了我痛苦的計畫生活,那一段時間雖然是碩士班時期最痛苦的時候,但我在最後小學測試、論文的專家訪談中收穫到了至今數一數二的成就感,小學生們在玩完遊戲後一直說著下堂課可以玩完嗎?甚麼時候可以再玩?自然老師與計畫配合的專家不停地稱讚這款我設計的遊戲很創新、很有趣,學生都會很有興趣,還不停推薦我繼續朝這方向前進或就職。
結束測試那天回到家,我大哭了一頓,宣洩了所有對計畫的不滿、委屈、憂鬱、焦慮,然後一邊淚流滿面地寫完了我那篇超長的心得,直到過了兩年的現在,我看還是會哽咽,那段時間真的很苦,但也確實磨練了我的心智,我現在對計畫變數的耐受度更高、也更願意去理解自己真的想要做的。
在崩潰的那天,我跟教授傳了一長串訊息表達我一直以來的挫折、委屈,還有我真的很想放棄,但教授第一句就回我:答應我你要開心起來,然後是一句一句鼓勵、真心話,最後說:他一天到晚都在做錯事,但做錯事沒關係,罵一罵就要站起來繼續努力,重頭來也沒關係。
只要敞開心去嘗試、去勇敢受傷,再照自己步調慢慢爬起來,不管怎樣的傷口都會變成深刻卻美好的回憶,即使回想還是會痛,但我所收穫到的更多更多,永遠都要走在愛的路上,愛自己、愛重要的人、愛喜歡的事物、愛你所能創造的一切。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