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又失業了
看著那封辭職信,是的,的確不是第一次。因此,與其說痛苦不如說自己麻木了。
「又」這一個字異常嚇人,代表了我在職業上又失敗,銀行戶口內的金額又停滯不前。
雨點開始稀疏地落下,敲打著頭頂的梧桐葉,發出細碎的聲響。我將信紙折好,塞回口袋,起身走向街角的咖啡館。推門而入,鈴鐺作響,暖氣裹挾著咖啡香撲面而來。我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點了一杯最便宜的美式,心中想著父母這個時候應不會在這裡,不致令人發現我又輸了。
對面坐著個中年人,西裝革履,面前放著筆記本電腦,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我忽然想起三個月前,自己也是這般模樣——領帶束得端正,眉頭卻鎖著無形的焦慮。那時在公司已工作兩年了,不長亦不短,但至少滿心以為這次能安定下來。
「您的咖啡。」服務生輕聲說道,同時將白色瓷杯放在我面前。
這杯咖啡也不便宜,突然這對覺得失業的人來說也是一種奢侈品。我小啜一口,苦味在舌尖蔓延。這苦味竟與記憶中第一次失業時如出一轍。那還是三年前的春天,公司突然宣布裁員,整個部門一鍋端。那家創業公司資金鏈斷裂,發完最後一筆微薄的遣散費,老闆對著我們深深鞠躬。我記得自己獨自在河邊走了很久,落葉在腳下發出脆響,彷彿是生計破碎的聲音。當時的我抱著紙箱站在寫字樓下,只記我陽光特別刺眼,卻照不進心裡。
咖啡館的電視正在播放新聞,主播用平靜的語調報導著最新失業數據,把我從回憶中拉回來。鄰座幾個人抬頭看了一眼,又低下頭繼續各自的事情。也許,在這個城市,失業早已不是新鮮事。
窗外,雨下得大了。行人撐起傘,匆匆趕路。一個送外賣的小哥騎著電動車駛過,濺起一片水花。我忽然想起房東前天發來的催租短信,手機銀行裡不足四位數的存款,還有下個月就要繳納的保險費。
「可以坐這裡嗎?」一個聲音打斷思緒。抬頭看見一位老人指著我對面的空位。我點點頭,他道謝後坐下,從包裡取出本書靜靜閱讀。封面是《復活》,托爾斯泰的作品。
「您也喜歡這本書?」我忍不住問道。
老人抬起頭,眼睛在皺紋間顯得格外明亮:「第三次讀了。每次失意時都會拿出來翻翻。」
我們聊了起來。原來他去年剛退休,之前是位中學語文教師。談起失業,他笑了笑:「我教過的學生裡,幾乎沒有人沒經歷過失業。這不是個人的失敗,是時代的常態。」
話語簡單,卻莫名給人安慰。是的,經濟下行,產業結構性出現問題,失業率持續攀升,國際企業對前途不樂觀,本地小企倒閉潮持續。是的,又不幸失業了。但是這次,心裡沒有了從前的驚慌。或許是因為明白,在這瞬息萬變的世道裡,工作會失去又獲得,唯有面對變故的勇氣不可或缺。
雨漸漸停了,雲縫間漏下陽光。老人告辭後,我獨自坐了一會兒,然後拿出筆記本,開始更新簡歷。咖啡已經涼了,苦味卻淡去許多。
收拾東西離開時,服務生遞來一張紙條:「剛才那位先生留給您的。」展開一看,上面寫著:「苦難是人生的必修課,但從來不是全部課程。」
走出咖啡館,陽光正好。我深吸一口氣,拿出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王經理嗎?我是之前應聘的小陳,想問問那個職位還空缺嗎...」
是的,我又失業了。已是畢業後第二次,我終於學會了不將它視為終點。我不敢說什麼殺不死我的都使我更強大,但看著街道上人來人往,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前行。而我的故事,不是學MV男主角那般慘情,只不過又翻過了一頁而已。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