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八月: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客座作家:郭強生)
我們相信每段生命,都有值得被留下及珍藏的故事。自由寫響應國家兩廳院「藝術出走」中的「給自己的情書」計畫,合作推出「三日書」徵文活動。這是一場鼓勵參加者自我對話的寫作旅途,你可以寫給年輕時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或者那個還在未來等你的自己。




- 全部
- 精选
- 书后感
- 第三天
- 第二天
- 第一天
- 公告
八月三日書|書後感
拖延症病況:一個月(有多)。 早於七月末已下定決左要寫八月的三日書,三日的畫寫來得比往時的七日書少,想必不會是太大的負擔,未料還是高估了自己。小小的目標,有時要翻過大大的山坡才能達到——人類的惰性。月間曾放過大假,也有零星不用會公司的日子,但還是提不起勁。要為無法著力寫作找個借口的話,相信可以說本職與文字相關,而且…
給自己的情書:失業者的出走路線圖
他們說,失業是履歷上的刪節號——我卻在空白處,畫了一條歪斜的航線。把離職金換成前往台東的慢車票,任憑西裝在衣櫃裡發霉,領帶在窗邊吊成上吊的蛇。

二合一鳳凰靈氣1&2階——生命與靈魂的火焰,一場靈魂的羽化
傳說中,鳳凰是人間的幸福使者。每五百年,它便承載世人積攢的一切痛苦、仇恨與恩怨,投身熊熊烈火,以自我焚毀終結美麗與生命,換取人世的安寧與幸福。也正是在經歷巨大的肉身苦痛之後,鳳凰才得以蛻變,以更輝煌的姿態重生。這種能量為我們拓展新的可能,破除阻礙與坎坷,喚醒更深層的生命力,並釋放至物質世界。

煎一顆太陽蛋給你
如果太陽曬不進來,那就多靠近有溫度的事物,心裡就會跟著發散光芒充盈整個房間。

二合一海豚海洋靈氣——喜悅、平衡、顯化、淨化
海豚海洋靈氣,實質上是海豚靈氣與海洋靈氣兩種高頻能量的深度結合與神聖融合。它既承載了海豚所象徵的智慧、喜悅與跨次元傳導力,也融匯了海洋本身所蘊含的淨化、孕育與原始生命頻率。這兩種靈氣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種既古老又具有強大療癒力的能量系統,能夠引導使用者進入更深層的意識之海,連結內在情緒與宇宙靈性之…

藥師佛靈氣——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藥師佛的全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所謂藥師即是「醫生」,因此有佛經中講「藥師者,大醫之號;琉璃者,大明之道」。西方有極樂世界,東方有琉璃淨土,藥師琉璃光如來就是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

伊西斯女神靈氣——直覺力、健康、整合古埃及靈魂碎片
伊西斯(ISIS),又稱愛希斯,是古埃及神話中的生命、魔法、婚姻和生育女神,九柱神之一。她被視為完美女性的典範,影響到包括古希臘、古羅馬在內的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區。她被視為偉大的母親和忠貞的妻子、自然和魔法的守護神,伊西斯也是古埃及眾神中,後世信仰傳播最廣、影響最為深遠的神明之一。

八月三日書|第三天
第三天:記你讀過的某一本書。
不同於日常的時刻
很久以後還是會想起那一天的早晨

100、懦夫文化2.1:居是邑,不非其大夫——孔子发明的弃权术
【摘要】子路问孔子:“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孔子先答“吾不知也”,再说“非礼也”,最后则成:“居是邑,不非其大夫。”三段逻辑,看似谨慎,实则奠定了华夏弃权文化的基因。孔子不是在讲礼,而是在发明弃权术:遇到权力与正义的冲突时,宁可装聋作哑,不要批评当权者。这一策略,日后成为儒家生存术的根本,并深深影响中国政治与社会。
家
保護?無知?

第二天:i珍食
記得某日在與O閒聊時,詢問了對方昨日的晚餐,想當作今日要吃什麼的選擇參考,對方回應了我i珍食,當時我沒聽清楚,隨即反問:哪一家呀?好吃嗎?對方笑了笑,我當時不理解的納悶一下,對方則回應我,i珍食就是便利商店的即期商品,過了一個特定時間後就會打非常多的折扣,是一個省錢的選擇,我居然不知道,看來每天都吃好料呢! 在便…
第一天:等待
昨晚,想著今天是出國一週的爸媽即將回國的日子,就在家人群組中試探性的詢問大約幾點到達,媽媽則毫無防備的截圖航班與到達時間,心想太好了,有了航班資料就能完全掌握,是如此剛好的下班時間,而且還是松山機場呢!來準備去接機吧!這可是我第一次接機!默默的盤算今日的工作與行程,一切都在我的計畫內,心想真是完美,眼看時…
75、蠢为上文化14:孟子助匡章——断子绝孙的仁义术
【摘要】孟子自诩“助人”,结果却让匡章走上断子绝孙的绝路。依孔子所谓“仁孝”,子只能顺父而不能救母,父荒唐,子也必须荒唐。孟子沿袭这一套,指责匡章阻父杀母不孝,并要求他休妻逐子以继父道。结果,“仁义”成了逼人断嗣的陷阱。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到现实里却荡然无存。助人的圣贤,其实是在设计毁人。
八月三日書|第二天
記一天中的某一餐飯。
65、蠢为上文化10:圣人与狗——孟子的嚼舌术
【摘要】孟子最喜欢的,不是解决现实问题,而是设空洞的假题,用来磨牙嚼舌。他把人伦关系放进假设情境,装作推演大道理,本质是口舌的炫技,是空洞的自我表演。孟子开启的“磨牙文化”,最终让华夏学问走上了嚼舌成圣的歧路。
63、蠢为上文化8:孟子的识人术与识己术——昏昏昭昭,脸皮无敌
【摘要】孟子最大的“智慧”在于:看别人时总能挑出毛病,看自己时永远是圣贤。识人术锋芒毕露,识己术一片空白。表面是洞察秋毫,实则是自欺欺人。于是,孟子成了国学者最典型的镜像:一边嘲笑别人“好为人师”,一边把自己摆在救世的位置上。
61、蠢为上文化6:君子以空谈为本,邪恶由下属来做——君子远庖厨
【摘要】孟子一生,以书呆子为己任。书呆子以空谈为本,不以实干为务;于是孟子将这一逻辑拔高为“君子之道”:君子必须靠仁义言辞立身,不能做现实事务。杀牲要庖厨去做,征税要小吏去收,战争要士卒去打,刑罚要法吏去执。君子只需“远庖厨”,便能独享清名。结果是:邪恶由下属来承担,实干者既要听命,又要背锅;君子空谈升迁,庙堂自诩仁义。
是的,又失業了
天色微陰,灰雲低垂,我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手裡捏著那封辭職信。紙張輕薄,卻壓得我喘不過氣。是的,又不幸失業了。這已是畢業五年以來的第二次。

White Noise
By Don DeLil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