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記》:關於盧鎮業和主角成為等號的那件事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爾冬陞朗讀出最佳男配角的得獎人後,整個房間的圍觀者倏地有一點點失落,小野倒是沒甚麼,他比較緊張要立即和他愛人秘密送來的花束拍張合照。然後,我們去了工作室的一隅抽煙。我看著他,上身西裝蝶形領結,下半身卻是波褲拖鞋,如此富衝擊性的配搭,還像周慕雲般吞雲吐霧(註:他最近戒菸了),忍不住拍下了照片。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張戩仁

電話內一直藏著這張照片,等待發布的最佳時機。一等就等了三年。

這照片攝於二〇二〇年五月六日,下午三時十六分。

那天是甚麼日子?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那年因疫情關係,頒獎禮一再延遲,最後取消了實體舞台形式的頒獎禮,改為線上直播,由爾冬陞主席主持,對著鏡頭讀出得獎名單,為時約二十分鐘。

那年盧鎮業參演電影《叔.叔》,飾演袁富華的兒子,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是他從影多年以來(笑),第一個大型獎項的提名肯定。疫症肆虐下,線上直播的頒獎禮可謂史無前例,作為那年獲得提名的候選人,沒了踏紅地毯的機會,等後揭曉的那一刻也沒有鏡頭拍著,怎都算是一種可惜與錯過。

那天盧鎮業早上還在觀塘的工作室剪片。好些朋友約好了在他的工作室一起觀看直播,我早到了,見盧鎮業上身穿好西裝,恤了個靚髮。就算沒有鏡頭,也自己來一點儀式感,當是一種參與。

爾冬陞朗讀出最佳男配角的得獎人後,整個房間的圍觀者倏地有一點點失落,小野倒是沒甚麼,他比較緊張要立即和他愛人秘密送來的花束拍張合照。然後,我們去了工作室的一隅抽煙。我看著他,上身西裝蝶形領結,下半身卻是波褲拖鞋,如此富衝擊性的配搭,還像周慕雲般吞雲吐霧(註:他最近戒菸了),忍不住拍下了照片。

那時候我很想把照片上載,卻打住了。我告訴自己,把這照片留著,等待發布的最佳時機。

誰知一等就是三年。

今天是否最佳的時機?我不知道。

二〇二三年十月三日,下午,我和小野一起看金馬獎宣布提名的直播。他是《年少日記》的男主角,是電影的靈魂。《年少日記》成績很好,獲得五個大獎提名,但盧鎮業再次落空了。他或許會有點惆悵吧,但就算有,他也沒表露出來。提名名單宣布過後,我們立即重新投入裝嵌傢俬的工作(導演居然選擇在當天入伙,實在莫名其妙)。

我又錯過了發佈這張照片的機會。

我想,我應該繼續等待,等到金像獎的前一天才post嗎?但若金像獎也再次落空怎麼辦?

所以我決定不等了,就在《年少日記》首映後的這天,寫點什麼,祝福盧鎮業,也感謝盧鎮業。

當我知道導演卓亦謙經多番爭取後,終於敲定了小野為《年少日記》的男主角後,我特別高興,因為我終於真真正正可以和他共事了。認識小野多年,雖然一直不算特別熟稔,但可能大家都是射手座又是左撇子吧,小野是一個永遠讓我覺得很親切很親切的前輩(我的第一根手捲煙就是他捲給我的,在台南金甘蔗影展,他想必已經忘記了。再註:他最近戒菸了)。而這一次,他終於是男主角了。對上一次男主角是哪個演出?是《幸福的旁邊》的表弟嗎?

開始拍攝《年少日記》前,由於拍攝週期很短促很緊迫,我們沒有太多的排練,只有幾次的圍讀,但在圍讀的時候已能感受到小野已完完全全是鄭sir了。沒錯鄭sir滿身傷痕,很脆弱,但同時鄭sir也懦弱。一個不留神,這角色可能會很討人厭;要拿捏的準確,很不容易。我覺得除了盧鎮業,沒有人能演這個充滿溫度和溫柔的鄭sir,也沒人能演出那種pathos。

關於拍攝的軼事有很多很多,我只輕輕說數件讓我特別深刻的。

開拍前,我問小野,你有沒有什麼準備功夫啊?他說,有呀,近幾週他在雜誌連載的專欄,有刻意聊及當年他在兆基創意書院做教師時的點點滴滴,好讓自己記起。早於導演把電影命名為《年少日記》之前,小野已經在寫日記了。

我們是先拍童年的部分的,當然沒有盧鎮業的戲份。但拍攝的五、六天,小野幾乎天天都來現場看,靜靜的坐在一旁,一坐就是一整日。他說,他需要知道鄭sir是成長在一個怎樣的家庭:那個「家」(or lack thereof)是怎樣的?鋼琴是哪一款?他的房間是什麼樣子?他是如何和父親母親一同吃早餐的?

輪到拍攝他的戲份時,我們拍學校戲的第一天,小野走過來,問我今天的callsheet會有空檔嗎?若有,可否替他和學生拍一張班相?我有點狐疑,反問為甚麼?劇情上我們不需要班相啊。小野說,我只是想留一張班相給自己,讓我可以反覆觀看,記住鄭sir是這三十來個面孔的班主任;寫遺書的,或許是這三十人的其中一個。

拍攝鄭sir情緒起伏最大的一場戲前,我們覺得要偷襲一下小野,所以導演吩咐我寫一篇「小野會喊到仆街」的文章。我寫好後,請梓樂為我們錄音(其實完全不是梓樂的職責,但他和媽媽一口答應,Sean一邊錄音一邊哭到眼腫,實在是個極富同理心的孩子),錄音差不多5分鐘,我們就在那個鄭sir要哭崩的鏡頭突然播出來,沒記錯的話,那個鏡頭roll了15分鐘,card full了,導演太投入,忘了嗌cut。

後來拍好些場口前,小野也會偷偷再聽這段錄音。比如說最後的醫院場口,他手中拿著卡式帶錄音機,原來把手機藏在錄音機後面,roll機前偷偷聽梓樂的聲音。我在旁觀察,覺得能為小野做這件小事,很滿足。

我不知道這些小伎倆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是否最適當的功夫,但我在拍攝期間,沒有一刻不相信盧鎮業就是鄭sir。他滿身傷痕,脆弱,亦很懦弱,但他有努力令自己慢慢好起來,踏出一小步,努力與人生的種種錯失與怨懟和好。

導演卓亦謙是個非常非常眼淺的人。拍攝《年少日記》期間,他無數次對著mon壇默默垂淚。我們大夥兒經常嘲笑導演矯情,但其實我沒告訴他的是,我也常常偷偷抹眼淚。相比起梓樂那種天才橫溢的、直覺的表演,小野相對非常understated,很內斂,但有gravitas,也很有層次。

《年少日記》是一個ensemble piece,沒了哪一個演員都會倒塌,而在這ensemble的中心,就是盧鎮業。我喜歡《年少日記》這部電影,很喜歡鄭sir,很喜歡盧鎮業。我很希望大家也會喜歡《年少日記》,也會喜歡盧鎮業,喜歡這個上半身穿西裝打蝶形領結,下半身穿波褲拖鞋的,確實就是一個既優雅知性又可以很麻甩很「地」的獨一無二的好演員。

祝願《年少日記》票房大賣,也祝願盧鎮業能在金像獎大放異彩,穿一套整齊帥氣的西裝(下身最好穿西褲著皮鞋吧),堂堂正正走一遍紅地毯。

就算再次落空,小野也肯定會繼續默默前行,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的時機。

召集全球小野花。我哋冇乜嘢可以幫到佢,但我哋會陪著佢。

(寫於《年少日記》上映前)

(本文轉載自張戩仁Facebook)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虛無中誕生︰探索文學邊界。香港文學館經營網上發表平台「虛詞」、實體紙本月刊《無形》。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由一群香港作家及學者組成,並設立香港文學生活館。常與大學、藝術單位合作,策劃各種文藝活動及展覽。 linktr.ee/houseofhklit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訪張婉雯新作《有心人》:如明日好景忽遠忽近 仍願抱著這份情沒疑問

精神病院舉辦藝術展!呈現當代藝術家與患者以夢境為題之作

火炭、山、艾略特:九仞的藝術及文學蹤跡

《年少日記》:關於盧鎮業和主角成為等號的那件事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爾冬陞朗讀出最佳男配角的得獎人後,整個房間的圍觀者倏地有一點點失落,小野倒是沒甚麼,他比較緊張要立即和他愛人秘密送來的花束拍張合照。然後,我們去了工作室的一隅抽煙。我看著他,上身西裝蝶形領結,下半身卻是波褲拖鞋,如此富衝擊性的配搭,還像周慕雲般吞雲吐霧(註:他最近戒菸了),忍不住拍下了照片。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張戩仁

電話內一直藏著這張照片,等待發布的最佳時機。一等就等了三年。

這照片攝於二〇二〇年五月六日,下午三時十六分。

那天是甚麼日子?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那年因疫情關係,頒獎禮一再延遲,最後取消了實體舞台形式的頒獎禮,改為線上直播,由爾冬陞主席主持,對著鏡頭讀出得獎名單,為時約二十分鐘。

那年盧鎮業參演電影《叔.叔》,飾演袁富華的兒子,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是他從影多年以來(笑),第一個大型獎項的提名肯定。疫症肆虐下,線上直播的頒獎禮可謂史無前例,作為那年獲得提名的候選人,沒了踏紅地毯的機會,等後揭曉的那一刻也沒有鏡頭拍著,怎都算是一種可惜與錯過。

那天盧鎮業早上還在觀塘的工作室剪片。好些朋友約好了在他的工作室一起觀看直播,我早到了,見盧鎮業上身穿好西裝,恤了個靚髮。就算沒有鏡頭,也自己來一點儀式感,當是一種參與。

爾冬陞朗讀出最佳男配角的得獎人後,整個房間的圍觀者倏地有一點點失落,小野倒是沒甚麼,他比較緊張要立即和他愛人秘密送來的花束拍張合照。然後,我們去了工作室的一隅抽煙。我看著他,上身西裝蝶形領結,下半身卻是波褲拖鞋,如此富衝擊性的配搭,還像周慕雲般吞雲吐霧(註:他最近戒菸了),忍不住拍下了照片。

那時候我很想把照片上載,卻打住了。我告訴自己,把這照片留著,等待發布的最佳時機。

誰知一等就是三年。

今天是否最佳的時機?我不知道。

二〇二三年十月三日,下午,我和小野一起看金馬獎宣布提名的直播。他是《年少日記》的男主角,是電影的靈魂。《年少日記》成績很好,獲得五個大獎提名,但盧鎮業再次落空了。他或許會有點惆悵吧,但就算有,他也沒表露出來。提名名單宣布過後,我們立即重新投入裝嵌傢俬的工作(導演居然選擇在當天入伙,實在莫名其妙)。

我又錯過了發佈這張照片的機會。

我想,我應該繼續等待,等到金像獎的前一天才post嗎?但若金像獎也再次落空怎麼辦?

所以我決定不等了,就在《年少日記》首映後的這天,寫點什麼,祝福盧鎮業,也感謝盧鎮業。

當我知道導演卓亦謙經多番爭取後,終於敲定了小野為《年少日記》的男主角後,我特別高興,因為我終於真真正正可以和他共事了。認識小野多年,雖然一直不算特別熟稔,但可能大家都是射手座又是左撇子吧,小野是一個永遠讓我覺得很親切很親切的前輩(我的第一根手捲煙就是他捲給我的,在台南金甘蔗影展,他想必已經忘記了。再註:他最近戒菸了)。而這一次,他終於是男主角了。對上一次男主角是哪個演出?是《幸福的旁邊》的表弟嗎?

開始拍攝《年少日記》前,由於拍攝週期很短促很緊迫,我們沒有太多的排練,只有幾次的圍讀,但在圍讀的時候已能感受到小野已完完全全是鄭sir了。沒錯鄭sir滿身傷痕,很脆弱,但同時鄭sir也懦弱。一個不留神,這角色可能會很討人厭;要拿捏的準確,很不容易。我覺得除了盧鎮業,沒有人能演這個充滿溫度和溫柔的鄭sir,也沒人能演出那種pathos。

關於拍攝的軼事有很多很多,我只輕輕說數件讓我特別深刻的。

開拍前,我問小野,你有沒有什麼準備功夫啊?他說,有呀,近幾週他在雜誌連載的專欄,有刻意聊及當年他在兆基創意書院做教師時的點點滴滴,好讓自己記起。早於導演把電影命名為《年少日記》之前,小野已經在寫日記了。

我們是先拍童年的部分的,當然沒有盧鎮業的戲份。但拍攝的五、六天,小野幾乎天天都來現場看,靜靜的坐在一旁,一坐就是一整日。他說,他需要知道鄭sir是成長在一個怎樣的家庭:那個「家」(or lack thereof)是怎樣的?鋼琴是哪一款?他的房間是什麼樣子?他是如何和父親母親一同吃早餐的?

輪到拍攝他的戲份時,我們拍學校戲的第一天,小野走過來,問我今天的callsheet會有空檔嗎?若有,可否替他和學生拍一張班相?我有點狐疑,反問為甚麼?劇情上我們不需要班相啊。小野說,我只是想留一張班相給自己,讓我可以反覆觀看,記住鄭sir是這三十來個面孔的班主任;寫遺書的,或許是這三十人的其中一個。

拍攝鄭sir情緒起伏最大的一場戲前,我們覺得要偷襲一下小野,所以導演吩咐我寫一篇「小野會喊到仆街」的文章。我寫好後,請梓樂為我們錄音(其實完全不是梓樂的職責,但他和媽媽一口答應,Sean一邊錄音一邊哭到眼腫,實在是個極富同理心的孩子),錄音差不多5分鐘,我們就在那個鄭sir要哭崩的鏡頭突然播出來,沒記錯的話,那個鏡頭roll了15分鐘,card full了,導演太投入,忘了嗌cut。

後來拍好些場口前,小野也會偷偷再聽這段錄音。比如說最後的醫院場口,他手中拿著卡式帶錄音機,原來把手機藏在錄音機後面,roll機前偷偷聽梓樂的聲音。我在旁觀察,覺得能為小野做這件小事,很滿足。

我不知道這些小伎倆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是否最適當的功夫,但我在拍攝期間,沒有一刻不相信盧鎮業就是鄭sir。他滿身傷痕,脆弱,亦很懦弱,但他有努力令自己慢慢好起來,踏出一小步,努力與人生的種種錯失與怨懟和好。

導演卓亦謙是個非常非常眼淺的人。拍攝《年少日記》期間,他無數次對著mon壇默默垂淚。我們大夥兒經常嘲笑導演矯情,但其實我沒告訴他的是,我也常常偷偷抹眼淚。相比起梓樂那種天才橫溢的、直覺的表演,小野相對非常understated,很內斂,但有gravitas,也很有層次。

《年少日記》是一個ensemble piece,沒了哪一個演員都會倒塌,而在這ensemble的中心,就是盧鎮業。我喜歡《年少日記》這部電影,很喜歡鄭sir,很喜歡盧鎮業。我很希望大家也會喜歡《年少日記》,也會喜歡盧鎮業,喜歡這個上半身穿西裝打蝶形領結,下半身穿波褲拖鞋的,確實就是一個既優雅知性又可以很麻甩很「地」的獨一無二的好演員。

祝願《年少日記》票房大賣,也祝願盧鎮業能在金像獎大放異彩,穿一套整齊帥氣的西裝(下身最好穿西褲著皮鞋吧),堂堂正正走一遍紅地毯。

就算再次落空,小野也肯定會繼續默默前行,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的時機。

召集全球小野花。我哋冇乜嘢可以幫到佢,但我哋會陪著佢。

(寫於《年少日記》上映前)

(本文轉載自張戩仁Facebook)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