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果也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ISCN
iscn://likecoi...GQ/1

“心理咨询到底是给‘正常人’还是‘非正常人’的?”

果也
·
心理咨询不是贴标签,而是拆标签。我们不讨论谁是“正常人”,我们只关注:你此刻经历了什么。

灵感来源:心理咨询是为正常人服务还是非正常人服务?

心理咨询里,没有正常人或非正常人之分,都是人。

但是原则上咨询师应该谨慎接有重度抑郁、焦虑之类疾病的来访,因为这些人应该去看精神科医生先药物干预控制住了,心理咨询才谈得上有用。

但,只要接了,就只是来访,而不会贴正常或者不正常的标签。

一个反直觉的地方是:心理咨询是去标签化的。

来访说,我太焦虑了,怎么怎么样,咨询师会说,如果不用焦虑这个词,你会怎样形容你自己?

来访说,我是bpd,咨询师会问,你去看精神科医生了吗,没有啊,那怎么能这样说呢?你希望给自己下定义,是希望精确地知道自己是谁,现在你用了一个非常重的词,你觉得精确吗?你愿意和我一起找一个更细致的方式来描述你的感受吗?

所以,如果一个来访说,我不正常。

那咨询大概率会说,什么是正常,什么又是不正常?

你觉得如果一个正常人有不正常的行为,是不正常吗?

如果一个不正常的人有正常的行为,算正常吗?

但我们说正常不正常的时候,我们聚焦的是行为还是人?

那我们现在忘了正常人或者非正常人,重新回到具体的行为来讨论好吗?

2025.8.4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