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哲諮|哲學實踐與生命顯揚

子非魚
·
·
IPFS
·
哲學思考,就是對任何事情的存在狀態去提問,尋找一個普遍意義。

■ 筆記

黎建球教授的CISA法:覺察、洞見、靈動、超升

  • C(Consciousness)覺察問題的能力

    • 自我覺察

    • 覺察他人

    • 關係覺察

  • I(Insight)洞察根源的能力

    • 層次性說法

    • 問題模式說法

  • S(Spiritual Moving)靈動的反詰能力

    • 自我檢視過程

    • 靈動翻轉過程

    • 自我反詰過程

  • A(Ascend)超升現況的能力

    • 情緒超升的能力

    • 價值觀超升的能力


哲學諮商和心理諮商的差異性

為了證清並說明哲學諮商和心理諮商的差異性,黎建球特別撰寫哲學諮商三項基本原則:

  • 沒有病人的觀念

  • 價值引領為主

  • 互為主體關係


哲學諮商的目的

哲學諮商的目的就在藉由概念的澄清價值的定位方法的尋求及建構以達到助人的目的。


■ 心得

這本書介紹了黎校長所提出的CISA法,以及他撰寫哲學諮商的三項基本原則:沒有病人的觀念、價值引領為主,以及互為主體關係。

然而,這些原則仍有值得深入探討之處。例如,「沒有病人的觀念」可能預設來訪者需具備一定功能性,或不適用於非自願來談者;也可能意味著將嚴重身心疾病的處理轉介給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這一原則應該主要是為符合《心理師法》的規範而確立。

其次,「價值引領」這個概念可能預設一種「指引」的角色,形成垂直式的關係,這似乎與「互為主體」的水平關係有所衝突。同時,它也可能預設某些價值觀是「好的」,進而導致一種「再適應」的結果。舉例來說,若認為所有受刑人都必須被矯正,是否認為「沒有壞人」的世界才是好的?但若只肯定正面價值而否定負面價值,這樣的觀點是否周全?這些都值得進一步檢視。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