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幻境錄》第十三章:夢中那封未寄出的信——愛、失落與存在的回聲
第十三章:夢中那封未寄出的信
——愛、失落與存在的回聲
在太一離開廣場,踏入一條無標記的通道後,一切聲音逐漸消散。
沒有審判,沒有辯論,沒有旁觀者。
他來到一個封閉的空間——像是記憶與夢境交疊的殘影。
空氣濕潤,牆面剝落,老舊的書信、照片、鋼筆散落在木箱中。這裡,不是某地,而是他心中那一個,始終未能觸及卻從未忘記的地方。
一張舊椅,一封摺疊過多次的信紙,擺在桌上。
他認得那筆跡,那是他曾寫給某人的話。
那個人,他曾深愛、卻未說出口;曾想寄出這封信,卻一直沒敢寄出。
他打開信,輕聲讀出聲音彷彿從回憶中浮現:
「親愛的你:
我一直想寫信給你,但總是在夜裡打開,又在天亮前折好。
我不知道怎麼說愛,也不確定你是否需要知道。
但有一件事我確信,⋯⋯
在我生命最迷失的時刻,你曾是那道光。
即使我從未告訴過你。」
窗外是夢中的夜,沒有月,只有輕微風聲。
太一看著信,胸口像被某種柔軟的重量壓住。
「我曾以為,愛是等待對方靠近;
但我後來明白,愛其實是一種勇氣,是你願意向對方靠近的那一步。
我沒有跨出那一步。
所以不是你離開我,而是我放棄了我們。」
他放下信,感覺眼眶微熱。
原來,那些我們說不出口的話,不是因為沒機會,而是我們選擇了沉默,⋯然後,把一生的悔意折進信裡。
太一的獨白:愛,是存在的另一種語言
我曾以為,愛是一種合適的關係,是情境的安排,是命運的設計。
但我如今明白,愛其實是我們存在之中的一次敞開。
不是「我愛你所以你要回應我」;
而是「我願意讓你看見真實的我」。
那未曾寄出的信,不只是對某人的感情,更是我對那個曾願意相信愛的自己的回聲。
我想起《道德經》第67章:「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是敢於柔軟;
儉,是不讓慾望吞沒誠實;
不敢為先,是因為真正的愛,不在支配與佔有,而在於讓對方有空間成為他自己。
那一封信,其實是寫給我的。
告訴我:別再因為恐懼而延遲愛,也別再讓過去的沉默,決定沉默的未來。
——————————————————————————————
窗外忽然閃起微光,一扇門悄然打開。那不是夢的出口,而是從傷口走出的門。
他將信重新折起,放入懷中,不再帶著遺憾,而是帶著完整。
門外,是一條山路。
那裡,等待他的是一位女性哲人,曾親歷政權崩毀與人性失控的幽暗,但仍選擇說出「行動的責任」。
第十四章:與西蒙娜・魏伊對談——苦難、恩典與無聲的公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