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刻(336-340)
336 解氣
上週讀完了"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中文譯本叫《上海生死劫》),作者 Nien Cheng(鄭念),原名姚念媛,是她1980年代赴美後用英語寫的回憶錄。我驚奇地發現這本書居然在大陸出版過中譯本,而且今天的牆內網絡還能查詢到:1988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譯者是上海作家程乃珊 / 潘佐君。
這至少說明88年的大陸出版業有過一定的自由,想想看1987年台灣才解嚴。
不用看,中文譯本肯定刪減了很多內容。根據英文原版來看,我估計30%的內容譯者沒敢翻譯。
作者的英文極好,書寫得很抓人心。有一晚睡前讀到1966年文革爆發時的一段,身上一冷,恍惚間心頭升起一股“如果文革第二季突然爆發怎麼辦”的恐慌。曾經的杞人憂天越來越不荒誕,很多恐怖苗頭浮出水面,例如前不久看到有主流媒體鼓吹“上山下鄉”運動的,令人不寒而慄。
畫家陳丹青說過一句話,大意是「這個民族是不是弱智?到現在還在爭論文革是不是好。這本來是個常識,像飯和屎一樣好辨別,根本用不著辯論。」
話說得很解氣,但解了氣似乎也沒用。
337 油煙
聽說女性癌症患者越來越多,據說誘因不是抽煙和空氣污染,而是廚房的油煙。這個說法不知真偽,但足夠驚心。
難怪我爸媽家里如果油煙機壞了寧可叫外賣也不做飯,那次我在老家還笑話他們活得太仔細了。
抽油煙機火力全開不知能否把所有有害氣體都排走,還是不論怎麼排怎麼抽,有害的油煙都在,不離不棄?我判斷不出,但我猜以此為藉口不開火做飯的年輕人更多了。
338 咖啡
之前不知道葡萄牙也有作家得過諾貝爾文學獎——若澤·薩拉馬戈(José Saramago),1998年獲獎。
這個葡語名字José按照葡語讀音音譯成“若澤”,不錯。同樣的名字Jose放在西班牙語一般譯作“何塞”(只有三毛把他的愛人Jose叫作“荷西”),葡語和西語差別蠻大的。
簡單瞭解了一下這位作家的情況,挺有意思。
1922年11月16日-2010年6月18日,代表作《修道院紀事》、《失明症漫記》、《復明症漫記》,是個無政府主義者,葡萄牙共產黨黨員。
此人有過一句名言:“如果還有一小時生命,我願意用來換取一杯咖啡。”
對咖啡的愛,堪比毒品。
      339 黑客
有個現象我百思不得其解——北韓的黑客技術好像特別厲害。(*黑客,即“駭客”)
傳說他們一直在默默地大規模挖礦,以繞開美國的全面封鎖和制裁。幾年前那個wannacry也有人猜測是他們搞出來的。
總之這個世外之國除了唱贊歌厲害,好像就是電腦黑客技術特別厲害了。
不光是他們,好像世界上黑客技術厲害的都是類似的國家。
只不過這幾個國家中有一個曾經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被美國利用一個小小的U盤攻陷了其整個核基地。這件事在信息安全界是史書級的經典案例。
我一直不解並好奇的不是他們的電腦技術,而是——那些有條件自由上網的人,難道每天腦子里只想著鑽研技術,而從來不會受到他們看到的信息所影響嗎?
If yes,如何保證他們的思想不受到自由世界的影響?
If no, how did they do it?
我於是只能懷疑那些極權國家的黑客們大腦中早已被植入了特殊芯片被做成了完全木偶化的機器人,類似日月神教的手段。此事細思極恐。
340 無聊
很多人每天喊著沒時間,但時間一直都在,只是人們一直在喊,顧不上感覺時間的存在。
很多人天天叫著無聊,但一刻不停地在聊天,他們一直喊,一直聊,然後覺得無聊,這是當今最無解的一種無聊。
很多人說日子太平淡沒意思,但日子就那樣一天接一天地過著;風平浪靜,他們又覺得風太平浪太靜,沒勁。How about 請上帝安排一場現實恐怖片?他們的小心臟又受不了。
孔夫子曾經曰過,唯人類與xx難......也。
很多人說等我有了錢,我要這樣那樣。但現在的你比十年前的你肯定有錢了很多,也沒見你怎樣。
有了時間去桂林還是有了錢去桂林?去桂林還是去昆明都很押韻,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你還要怎樣有時間,你還要怎樣有錢?
有了錢你也是存著,有了時間你也是天天喊著沒時間。
【完】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