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產後憂鬱擦身而過的我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
·
IPFS
·
葉陶,嘉義雙寶媽,寫出傳統『坐月子』這件事是如何一點一滴剝奪女人的身體自主權與選擇權,以及我們應該如何重新思考『坐月子』?

(原文刊載於生動盟官網)

文|葉陶

有學術研究報告指出,台灣的產後憂鬱症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然而我們對於產後憂鬱的預防制度卻是非常匱乏。女人一但成為母親,就開始面臨身份轉換、職場的不友善、產後照顧的世代差異、育兒的挫折等等,且因為沒有產後的支持系統(如:產後訪視、產後支持團體),以致許多母親被迫獨自面對這些衝擊與困難。

葉陶,嘉義雙寶媽,寫出傳統『坐月子』這件事是如何一點一滴剝奪女人的身體自主權與選擇權,以及我們應該如何重新思考『坐月子』?


我沒有經歷產後憂鬱,但我跟它擦身而過,而且產前就開始逼近了。

我大肚子的時候大概受到過度「照顧」,許多行為受到限制,家人不讓我開車、不要我搭公車,想趁上班時走路運動,還得偷偷摸摸溜出門。那時候身體又胖又腫,行動自主性低,很不快樂,一心只想著忍耐到生下來就好了。

然而,孩子生下來後,才發現坐月子又是另一個令人不開心的世界。產後的身體確實比較虛弱,需要睡眠和照顧,但其實自然產或是健康的產婦,休息一周就夠了。雖說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很輕鬆,但像一頭動物一樣被供養著,沒運動沒活動食物卻源源不絕地來,卻又不能不吃、甚至一定要吃完,再怎麼輕鬆的日子,都讓人倍感壓力。

更讓人沮喪的是,媽媽不能不吃好、不吃油。因為吃好吃油才能產製出豐沛營養的母奶,供養孩子。但月子期間被規定沒事不能動,要一直躺床上,因此根本不會餓。有好幾回我退回吃不下的月子大餐,照顧我的長輩叨念不說,還對我大發脾氣。聽在耳裡不好受,我心裡也感到無力。難道我的存在只是為了「產乳」嗎?

泌乳期的身體,讓我感到自己在他人眼中,已經不再是自己,只是食物製造機。自主性遭到剝奪,生活方式遭到剝奪,連食物的選擇權也遭到剝奪。

我察覺自己的情況不太好,再這樣下去可能會崩潰,便開始「不聽話」。

我幾乎犯了坐月子所有不該犯的禁忌。我天天洗澡、經常洗頭,受不了的時候就下床到處走。我還吹冷氣與外出,要求吃清淡健康的「正常食物」。

時至今日,孩子已經七、八歲,我依舊身體健康,沒有長期性的頭痛經痛腰痠背痛任何遭詛咒的毛病。至於那些不准下床不准洗澡不准吹風等稀奇古怪的規定根本違反人權。長大後的孩子是瘦是胖,更已經與產婦坐月子期間的飲食沒有任何瓜葛。

我認為坐月子這套系統,多數內容對現代產婦來說已是束縛而非享受、是壓力而非支持,甚至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迷信。當然,如果有人很享受這種狀態,或是很需要在床上整整躺一個月,我也十分尊重。我的訴求在於尊重個人自由意志,尊重產婦個別差異、個別需求,不要強迫給予,不要剝奪產婦的自主性。

有自由自主的母親,才可能有快樂健康的家庭。


支持生動盟的工作:reurl.cc/qOzaOE

生動盟官方網站:www.birth1020.org/

生育改革政策白皮書下載:reurl.cc/E12XaK

生產講座/課程申請: neti.cc/WNKWrBx

陪伴孕產旅程的行動手冊:neti.cc/gYmv9W7

聯絡我們:bratw2015@birth1020.org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簡稱生動盟)2014 年由一群長期關切孕產議題的女性所成立,針對台灣現行的生產模式,提出改革建言,進而推動友善生育的立法及相關政策、自然流產與生育統計的相關研究,推廣友生產教育以及兒童身體教育。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然流產該是「喪假」還是「產假」?

致懷孕的妳我:美好和價值不是由外觀來定義的

遇見丹麥媽媽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