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犯龢鐘》銘文獻疑

劉有恒
·
·
IPFS
·
《子犯龢鐘》銘文獻疑

《子犯龢鐘》銘文獻疑


《子犯龢鐘》是套近年來出現市面上的青銅編鐘樂器,器上的銘文可以組成整篇的銘文。而且從銘文裡的日期“惟王五月初吉丁未”,可以推算出這套編鐘銘文上的日期乃西元前632年(周襄王二十年)。而內中記載子犯佐晉文公復國及和晉文公率周天子西六師攻楚國獲勝後,子犯又佐晉公呼諸侯來朝周襄王,所以周天子賜給了子犯賞賜而且諸侯也送鑄金給子犯鑄編鐘。其銘文如下:


『唯王五月初,吉,丁未,子犯佑晉公左右,來復其邦者。楚荊不聽命於王旅,子犯及晉公率西之六師搏伐楚荊,孔休大攻,楚荊喪申師,滅申、蔡。子犯宥晉公左右,呼諸侯事朝王,克奠王位,王賜子犯輅車四牡,衣、裳、襆、市、佩,諸侯羞元金於子犯之所,用為龢鐘九堵,孔盄且碩,乃龢且鳴,用宴用寧用享用考用祈眉壽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樂。』


按,此件樂鐘組的銘文存在著不合周代史實及封建周朝之禮制者如下:


(一)這個銘文裡,子犯肆無忌憚不把晉侯放眼裡,文裡行間把自己擺在晉公前面,如兩見『子犯佑晉公左右』,更不可思議的,竟言:『子犯及晉公率西六師』,,把自“子犯”擺在“晉公”前,成了子犯為主帥,晉公為副手了,全不合周朝森嚴的階級禮制,子犯成了無君之徒。


(二)“西六師”此西周天子的禁衛軍,也只受王命出征,其最盛時,就是周中葉的周厲王時,與“殷八師”受王命討伐鄂侯馭方,此見於《禹鼎》銘文:『王乃命西六師、殷八師曰:撲伐鄂侯馭方,勿遺壽幼』;也有《南宮柳鼎》銘文講,命南宮柳掌管西六師:『司六師牧』。但西六師在西周滅亡後,就消失於歷史裡,東周春秋戰國時代天子勢微,再不見有所謂西六師的排場了。而此《子犯龢鐘》銘文卻講晉文公可以率了周天子的“西之六師”,不知師從何來?這種授命率西六師出征的大事,史料卻不記,不亦怪哉。


(三)晉文公讓諸侯朝王,會又是“子犯佑晉公左右”之功?因為子犯在晉文公身邊,所以諸侯看到子犯心畏而朝王?


(四)更不合史及禮的,就是就算周天子賞晉文公,也不會賞到子犯,而其實周天子賞晉文公的賞賜良多,史載周襄王策命晉侯為侯伯,而且賜他大輅之服、戎賂之服、彤弓一、肜矢一百、玈弓十、玈矢千、秬鬯一卣及虎賁三百人。但沒講周天子還送晉文公的臣下什麼東西。而且,依周朝封建的階級森嚴,天子賜貴族,貴族賜下級貴族,一級一級的,所以如果子犯因功受賞,應是晉文公賞賜連同賞賜編鐘,怎會是周天子越俎代庖去賞晉侯的手下。而且諸侯還要拍子犯的馬屁,送來鑄編鐘的銅料讓子犯鑄鐘。即知純屬虛構。

(五)晉文公正式的爵位是“侯”,子犯卻僭稱他為“公”,這是犯周禮之大忌,孔子若知,要在《春秋》裡痛貶賊臣誤君了。


因此,此銘文又不合史實,又不合周禮及周制,顯然是今人的編造故事。(劉有恒,2025.10.16)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劉有恒以理工求真精神從事三十年學研的文史工作研究,尤精學術辨偽.辨偽內容遍中國音樂學,崑曲學,文學及戲曲學,史學,中國古典學及經學,與佛教史.及新詩創作人,出版著作計數十種.並天文物理研究者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證偽《驫羌鐘》偽銘文

偽楚古文字舉隅(九)~~以郭店偽楚簡及上博偽楚簡(1~6)為例

補記上博四偽簡《柬大王泊旱》使用“晶”當“三”用而露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