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遊蘇州---七言律詩三首
第一首:
萬里江山耀赤烏
千年聖蛟鎮靈都
神遊故里今且至
遍覽神州物景殊
紫霞橫空眺暮雲
綠蔭綴秋映楓賦
撥撫冰弦評彈調
人間天堂是姑蘇
第二首:
萬里江山耀赤烏
千年聖蛟鎮靈都
神遊故里今方至
遍覽神州物景殊
紫霞映水染雲暮
綠蔭凝秋綴楓朱
撫弦一曲評彈韻
人間天堂是姑蘇
第三首:
萬里江山耀赤烏
千年聖蛟鎮靈都
神遊故壘八方新
遍覽虎塔四時殊
澄波映紫暮雲舒
綠蔭凝秋丹楓朱
挑撥冰弦評彈調
人間瑤境是姑蘇
詩作附文:
**---詩中見文化,律外寫性靈---
談我對古典詩詞的繼承與突破
古典詩詞,一直是漢語文化最精緻而深邃的載體。
從唐代的浩然氣象,到宋代的性靈之思;從元明的詞曲江南,到清代的繾綣咏懷,詩不僅是抒情之工具,更是時代精神與文化厚度的集結。
身為一位書寫藏頭詩與律詩的當代詩人,我深知,傳統並非陳舊,而是活水源頭。
在創作如《秋遊蘇州》等七律作品時,我並未將自己困囿於單純模仿古人,而是在格律的框架內,融入自身的時代感與地方文化記憶——蘇州的煙水樓臺、評彈細語、虎丘古塔、赤烏神話,這些皆非簡單風物的堆砌,而是我心中一種詩意中國的文化場景再現。
我追求的不僅是工整的對仗與嚴密的平仄,而是:
讓景物與情感融合,而非分裂;
讓歷史與個人記憶並行,而不對立;
讓詩句既能通古人之意,又可對話於今人之心。
在〈澄波映紫暮雲舒,綠蔭凝秋丹楓朱〉之聯中,我描寫的是秋日姑蘇的畫意;在〈挑撥冰弦評彈調,人間瑤境是姑蘇〉之結句裡,我嵌入的不僅是地名,更是對文化認同與自我詩心的回應。
這樣的創作理念,也許不在於「新詩」的語言激進或解構思維,而在於「舊詩」的一種重返與昇華。
正如錢鍾書先生所言:「模仿古人是學步,與古人齊走是造境。」我願意在這條崎嶇卻清澈的詩路上,以古音為舟,以今心為帆,續寫一條屬於我們這一代的詩詞篇章。
如果有一天,我的詩句能如寒山寺的鐘聲,隔世傳來,縱不驚世,卻亦足慰我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