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幻境錄》尼采 × 老子:火之意志與水之道

靜山篤
·
·
IPFS
·
老子跟尼采的哲學思想,可說是完完全全站在對立的兩個極端,所以這一章,以「水」跟「火」為意象,來讓這兩位哲人對話。然後,讓太一的獨白,來做出以下的論點:「尼采是火,讓人覺醒、奮起、否定一切舊有的權威與道德」,「老子是水,讓人沈靜、順流、與萬物和諧而不爭。」「尼采以「力」創造價值」,「老子以「無」化解執念。」但他們都不逃避真實,也不偽裝生命。

尼采 × 老子:火之意志與水之道

一人以火鑄日,一人以水藏山。意志如劍,道流如風,相逢於無名之地,各守其道。

場景設於一座空無之谷。

四周既無風也無聲,唯有一道紅與青交錯的光線,在穹頂如夢般流轉。

尼采立於山巔,風衣飛揚,眼神如焰;

老子坐於谷底,白衣如雪,神情安然。

他們之間沒有交鋒,只有凝視。太一靜坐山腰,作一名見證者。

尼采開口,聲音如裂石之火:

「你要人處下,我要人超越。你說無為,我說創造。你守道,我立法。你讓人如水,我要人成太陽。老子,你可曾真正愛過生命到願意焚盡它一切的程度?」

老子微笑,語氣如林間流泉:

「我不焚毀生命,我與生命共生。我不高舉意志,我讓萬物自化。水,不爭,卻能穿石;火雖猛,卻也燒盡自己。你之火可否久燃?」

尼采冷冷一笑:

「但你那不爭的世界,是否只是順服的偽裝?若無強者創造價值,你的水也只是漫流的渾濁。」

「你說無名,我說要重新命名世界。我要將奴性的道德燒盡,把人從『應該』與『不得』中解放出來。我要人說:我自己定義何為善。」

老子語氣不變,只指遠方雲起:

「你毀的是舊神,我守的是無神。你要人成為神,我讓人與萬物平等共流。你的力量,是拔山而起;我的力量,是讓山安然無語。你之自由,如劍破空;我之自由,如風過林。」

「一為烈,一為潤。皆可成道,若人之所適。」

太一的獨白:兩種回歸

我從未想過,火與水能這樣並存。

尼采是火,讓人覺醒、奮起、否定一切舊有的權威與道德,

老子是水,讓人沈靜、順流、與萬物和諧而不爭。

尼采說:「你若不能為你的生命說『我願它重來無數次』,你還沒活過。」

老子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復。」一切早已在流轉,只待你靜觀其回歸。

尼采以「力」創造價值,老子以「無」化解執念。

但他們都不逃避真實,也不偽裝生命。

———————————————————————————————

風起,光合。

尼采向山下走去,步履如火中之劍。

老子望向山巔,眉眼如星辰沉靜。

太一閉上眼,靜聽天地之間,一語未言的共鳴:

「自由不是選擇其一,而是看見兩者,仍願自己走那獨一無二的路。」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创作・小说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靜山篤靜山篤|山中書簡的寫作者 長年行走於哲學與自然之間,曾隱居山林,建庇護所於濕冷之谷,在風雨中與黃金蝙蝠為伴。現以書簡形式,寫給名為太一的友人,逐章解讀《道德經》,也與卡繆、海德格、莊子等靈魂隔空對話。關注存在、自由、愛與毀滅的邊界,並以柔軟之筆,探問文明的可能未來。 文字深沉靜謐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道德經第28章:篇末補章・延伸版:樸之根,器之用——從山林到城市的回聲

《靜山篤書簡》道德經第18章、彌爾頓《失樂園》的對映!

太一幻境錄
23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