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到過泉州,神明和「命運」
剛剛讀完蔡崇達老師的《命運》,禮拜天在灣仔會展中心聽老師的講座《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和馬來西亞黎紫書老師的講座《流俗地》,故也在抓緊著把書讀完。
說起泉州,人們常用「半城煙火,半城仙」來形容這座世界文化遺產。
泉州有兩條江,一條叫晉江,另一條叫洛江。東晉永嘉之亂時,洛陽地區的士大夫家族就開始了浩浩蕩蕩的衣冠南渡,“他們保留了傳統,閩南一代尊神祀鬼就是晉朝的風俗,後來唐宋元明又各有幾次大遷徙,每次中原戰亂,都會有士大夫家族南下避禍,他們帶過來的不只是人,還有禮儀,還有文化,還有信仰,他們把他們的神明也一起帶過來了。”
以閩南人的眼睛回看這片土地,人鬼神混居的地方,擁擠得很溫暖。而且我們特別忙,節日特別多。”幾百路大小神仙,各有各的體系,也各有出身和重要日子,誕辰、成道日、登天日……都得張羅紀念活動。有些神明很世俗,很家常,竈有竈王,門有門神,連床頭都有分管的菩薩,叫床頭母或床母。有些神明從凡人而來,比如媽祖林默娘。
蔡老師的家鄉在泉州晉江東石鎮,我家在隔壁英林鎮;後經弟弟提醒,我們的父親也來自東石。想起了,幼時所有往東石跑的時光都是走父親那邊的親戚;長大後,是因為喜歡吃那邊的一家海鮮鹵面,在當地極有名氣。
越牛的事情,越要說得很輕巧;越深邃的東西,越要做得很可愛。
阿太的經典語是:皮囊(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阿太是個很狠的人,連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樣用力。有次她在廚房很冷靜地喊“哎呀”,在廳里的我大聲問:“阿太怎麽了?”“沒事,就是把手指頭切斷了。”接下來,慌亂的是我們一家人,她自始至終,都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在《命運》中,“我們終將生下自己的命運;我們終將是自己命運的父親母親。”,蔡崇達“生下”了自己的阿太,她的阿太“生下”了自己婆婆的葬禮。這些是命運的一環。
《命運》開頭家鄉的老人們與死亡玩遊戲、捉迷藏,甚至組成「死亡偵察團」「死亡偵探賽」文字的黑色幽默與輕快令我震撼且深刻,真真獨樹一幟。
後來聽播客,蔡老師說《命運》的開篇,寫了又寫有二十七遍。
每次寫到一萬字左右,就被推翻重來。想找到“那個對的調子”,這並不容易。最後在“母親的房子”里寫出了那個開頭,像帶來了某種好運,後面的寫作便如開閘之水順暢多了。
“在我的老家,離世真是個技術活。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的習俗,老人是不能在自己房子外離開的,也不能在房間里離開。最正確的離世只有一種:一旦老人確定要離開人間了,就得當即要求子孫們把自己的床搬到廳堂正中間,就在家里,靈魂才不會走散。”
還有書里經常提到的活好,死好;死好,活好。活和死同樣重要,同樣希望它好。
這人間不過是天上的人來了,天上的人回天上去了。
也分享三期非常喜歡的相關播客:
最幸福的活法,是為別人而活。想起了金鐘獎小S將獎杯獻給媽媽,一起向前走,一起繼續活下去。
你無法射中目標,除非真的注入心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