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寫心者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三日書之二|消失的那一碗

寫心者
·
·
第二天:記一天中的某一餐飯。

今天是父親節。是一個全家團聚的日子。也是一個餐桌上聚滿親密家人的節日。
卻是受傷離巢的孩子,充滿思念的一天。

那麼,我來說說我家的餐桌沿革好了。

記一天中的某一餐飯。
晚餐,是一家人在一天的勞碌過後,各自上班上學之後,能夠彼此相聚的一餐。

在我和我哥還在家的時候,我媽總是堅持煮晚餐、一家人一起在餐桌上吃飯。
她說:「為了要給正在長身體的我們最均衡的營養,也要我們養成專心吃飯的習慣。」

所以一家四口,正好各自佔據了一個餐桌的四個位置。
一家人,四個碗,兩大兩小。

天真的孩子,比劃著喜悅。充滿愛意的大人,寵溺的眼神。
飯菜清淡,卻滲入心間,留下無盡的暖意。


隨著小孩年紀漸大,為了供應我們優質的教育,富足的生活。大人出外工作打拼。
我爸,像那外出求學的遊子一般,獨自離鄉背井,到越南賺錢。
我們開啟了一家之主不在家的日子。

我媽依然堅持給我們最好的。

所以一家四口,遠距離的那一口。
一家人,三個碗,每三個月會增加那一碗。兩大兩小。


出了國界,彷彿也劃清了我們的感情界線。
一切變了味。撐起「家」的兩根頂梁柱,怎麼漸行漸遠?

那一天,他們安靜的簽了字。從此,我跟我哥的監護人只剩一個。
那個男人悄悄地離開了家。

我媽努力留給我們最好的。

所以,一家三口,受了傷的三角。那個位置依舊屬於那個人。
一家人,三個碗。

漸漸地,餐桌也形同虛設了。

那個聯絡感情的一餐,被姓「電」、姓「手」的四方形傢伙取代了。


小孩成年、長大。就算少了個人,時間依舊向前行。

小孩離家。
一家兩口。
一家人,紙質便當。

一家一人。空蕩的空間
人,冷掉的午餐。配著流乾的眼淚,隨意解決。
最好的,反倒是把人推遠的。


而那離巢的小孩,
她說:「沒有一道山珍海味,能夠比擬那個餐桌上的家常飯菜。」


一樣的餐桌,四個位置,卻不再有屬於他們的主人。
而那在家的人,和離巢的孩子,都各自留了一個位置給掛心的家人。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