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之六《悠悠岁月》《海浪》

Aaryn阿林
·
·
IPFS
这两本是走马观花式地看完了

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

这本书读得走马观花,不太能看得仔细,只掠取我对本书的大致印象,实在是因为我对战后到21世纪的世界史只了解大致轮廓,书里提到的社会新闻、政坛更迭、生活风俗等细节所知甚少。

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是一部极具实验性与情感张力的自传体长篇,它通过碎片化而又深具节奏感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法国女性从二战后成长至21世纪的生活轨迹,也以极其敏锐的观察,捕捉了集体记忆与私人经验交汇处的火花。她不是在讲述“我”的故事,而是用“她”去承载整个时代女性的意识变迁,将个体的成长融入社会历史的洪流之中。

阅读本书就像凝视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随着作者的笔触逐帧穿行,我们得以看到战后孩童游戏的模样、六十年代青年对理想的追求与幻灭、中年女性在家庭与自我之间的挣扎,以及女权运动的高涨与沉寂。这些描写既具体又普遍,如同埃尔诺所言,她试图“表现历史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停顿”。书中关于社会等级消解、制度空间崩解的描写令人动容,而对冷战、消费主义、女性身份等议题的反思更体现出她一贯的锐利与诚实。《悠悠岁月》既是一段女性自我觉醒的旅程,也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身与历史之间隐秘而持续的联系。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

这本书也读得艰难,走马观花地看。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海浪》是一部充满诗性与意识流魅力的杰作,她以六位人物交错的独白,模拟出人生如潮起潮落般的节奏,将成长、欲望、孤独、爱与死亡的体验汇入一首宏大的生命挽歌。这部小说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取而代之的是如音乐剧般层层推进的情感织锦。天光初现、日升日落的自然描写与人物心理交织,构建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现实的精神景观。每个人物都具备鲜明的内在韵律:苏珊沉醉于大地与母性,罗达逃避现实追寻虚无,路易斯因殖民背景而敏感自卑,伯纳德是讲故事的人,记录万象的观察者,而内维尔的爱与痛,则在同性之中悄然涌动。伍尔夫通过这些声音探索个体与世界、身体与心灵、经验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在文字的流动中,情欲、嫉妒、羞耻、渴望等情感被诗意地摊开,而太阳的多次升起,则象征着生命不可逆转的推进。《海浪》不是要讲述一个故事,而是要让我们感受:人生的每一瞬都像海浪一样,有节奏地拍击存在的岸边,转瞬即逝,却充满回响。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