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2k 篇文章
我是自己的石頭

讀《竹林姐妹》

讀書隨感

标签活跃作者
  • 碼農日常
    碼農日常

    Likecoin驗證人之一,旅日工作中 主頁在這,歡迎來訪->https://thumbb13555.pixnet.net/blog

    閱讀筆耕
    閱讀筆耕

    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炙式化
    炙式化

    一位熱愛學習各種事物的「學習者」,偶爾寫寫各種文章幫我自己整理思緒,科普一些實用或沒用的知識,當然還有騙騙錢(燦笑)。還是個工作狂,什麼都忙,覺得時間永遠不夠,但我自己樂在其中,這就是「幸福」的滋味。 所有資訊全在Linktree,請慢慢欣賞:https://linktr.ee/Zioh

  • YZ|捲
    YZ|捲

    座標多倫多,半路出家的政治學徒一枚,文字時而溫柔,時而暴烈,時而浪漫,時而尖銳,時而簡潔,時而瑣碎。網站:https://yztoronto.com/ 【近注】不需要追蹤我,最近忙於家事和讀書,大概率也沒新文章可以追蹤。

    大鵝Stephen
    大鵝Stephen

    在澳满洲人/WHV 从满洲出发,到世界的角落 交通运输/满洲史/旅行 Instagram: Gooseyeong Email: [email protected] Newsletter: groundtour.substack.com

小白的嬉隱肆

再見,坣娜

坣娜真的自由了(淚 好懷念,這是我多年愛歌,三不五時會聽一下。MV 也是當時之選,影中儷人很是叫人不捨。 正看著連俞涵的書,看到這一頁: 耳機裡是坣娜的歌,腦海裡是連俞涵筆下《情書》裡、坣娜 MV 裡的一片雪白。綿綿長長、牽牽絆絆: 在這個慌亂的人世裡這段情會經過多少風雨一旦注視你 像孩子的眼睛我彷彿有了從來沒有的勇氣 上個世紀,國…

小白的嬉隱肆

值得推薦給所有台灣人的好書《末代女礦工》

既是嚴謹的社會研究,又是台灣近代歷史,更是悲歡離合的家族故事。

Aaryn阿林

阅读分享之九《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

一首写给资本主义的挽歌,一份来自底层和边缘的追问。

Aaryn阿林

阅读分享之八《危险的愉悦》《愚者之毒》

一本关于上海娼妓问题的研究专著,一本日本女作家的悬疑小说

Nishinoaki

讀書日記|《大蘿蔔和難挑的鰐梨》 [日]村上春樹

我喜欢鳄梨啦。

alex

浪漫的政治:Gornick笔下美国左翼的情感与记忆

在原子化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寻找“同志情谊”?

小白的嬉隱肆

有河書店 2.0 結業

686 的公告 於是同溫層再掀波瀾。此時此刻的我已進入平靜階段,只想記錄一下當下想法。 如果書店就是賣書,那實體書店或電子書店都一樣:實體書店買實體書、電子書店賣電子書。重點也不是選書、策展,因為實體或線上都可以搞這些。 但如果書店不只是賣書,還賣別的,譬如飲食(先不談本末倒置之類的批評),以及「人味」: 互動、交流、講座、活動、在地推…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別再騙自己:把日子過得更清醒的101個提示》

★看看此時此刻的你最需要在哪方面「停止騙自己」!

alex

正直的本质是完整:读bell hooks

在分裂的世界里,保持完整是一种激进的政治实践

小白的嬉隱肆

生命中總是巧合不斷

書與音樂不斷拓寬著我的視野。

小白的嬉隱肆

兩本書接續了二戰前後德國的故事

因此跨入了一段三十年德國時空裡,想想有時候被紙本書包圍也是挺不錯的。

Tony_Chan

死讀書與讀社會:誰真正令你停止思考?

「社會大學」的語言陷阱與批判性學習的重建

alex

在“正确答案”之外:《The Easter Parade》对选择女权主义的解构

走出“选择”的幻觉:Yates的悲剧现实主义

Akari

閱讀 | 《最重要的日常》喚醒對日常的感受力,「活在當下」便能解開許多人生難題

微不足到,幾乎下一秒就會忘記的每一個「日常」,其實正是奠定我們漫長人生中的最小單位

小白的嬉隱肆

要罵公投,好歹先做點功課嘛

要罵什麼也要有道理,不是用「我覺得」就可以。

小白的嬉隱肆

Tom Waits:描繪美國孤寂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

交織古今、穿越時空,從不與上流妥協的民間萬象專家。

林怀尘

文明的迷航

读百年孤独有感

A.J.

Day 37 三十分鐘的讀書魔法

三十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剛好是一個可以養成習慣但不會造成壓力的時間長度。

alex

厌女作者的女权小说:Richard Yates与《革命之路》的悖论

一个在现实中拒绝“女性主义”标签的男性作家,如何创作出一部与女性主义关切高度共振的文学作品?